如何认定胁迫行为
[律师回复] (一)主观方面认定要点
在认定胁迫行为的主观方面时,关键要看胁迫方是否存在胁迫故意。这意味着胁迫方得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做的行为会让对方心里产生害怕、恐惧的感觉,并且是有意这样去做的。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逼迫对方做出和自己真实想法不一样的意思表示。比如,胁迫方明明知道说出某些话或者做出某些举动会让对方感到害怕,还特意这么做,就是想让对方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行事。
(二)客观方面认定要点
1. 实施胁迫行为的具体表现
胁迫行为在客观上通常表现为用一些特定的行为去威胁对方。像以将来会实施暴力行为相威胁,比如扬言要打人、伤人;或者以损害对方名誉相威胁,例如说要把对方的某些隐私、不好的事情宣扬出去;还有以破坏对方财产相威胁等,这些都属于常见的胁迫行为表现形式。
2. 胁迫行为的合法性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看起来像胁迫的行为都能被认定为胁迫行为。只有那些非法的胁迫行为才符合认定条件。如果是基于合法权利去做的一些行为,就不构成胁迫。例如,债权人在合法的范围内催讨自己的债权,这是正当的行为,不属于胁迫。
3. 胁迫行为的程度要求
胁迫行为得达到一定的程度,也就是要足以让受胁迫的人心里产生恐惧。而且,这种恐惧心理和对方最终做出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表示之间得存在因果关系。就像前面例子中说的,甲以伤害乙家人性命威胁乙签订合同,乙因为极度害怕而签订了合同,甲的威胁行为让乙产生了恐惧,并且乙因为这种恐惧才签订了合同,这就符合胁迫行为在客观方面的认定条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