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是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当发生民事纠纷时,公民都可以提起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其他诉讼一样,有一审,一审没解决有二审,甚至还有终审,那民事诉讼一审的程序是怎样的呢?
(一)开庭准备和开庭宣布
1、庭前准备工作。
2、宣布法庭规则和法庭纪律。
3、法官入庭和报告庭审前准备情况。
4、核对确认诉讼参加人的身份。
......
民事案件一审审限是多长?《民事诉讼法》对案件的审限作了相关规定,如一审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
一审审限一般6个月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不能延长,若3个月内不能审结,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
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
民事诉讼中也是分为了一审、二审以及再审的,每一个审理阶段法院都会作出相应的民事判决书。而只有在判决书生效的时候,才能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那么一审民事判决书生效时间是多久呢?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对一审民事判决书有提出上诉的权利,一审民事判决书因此而不立即发生法律效力,而是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处于效力待定的状态。双方当事人中有一方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上诉的,那么当然地不存在对一审民事判 决书申请执行的问题。但如果双方当事人在法定的期限内均未对一审民事判决书提出上诉,那么该一审民事判决书则发生法律效力,义务人在判决书确定的履行期间 内未自动履行义务的,申请执行人就可依此生效法律文书申请执行,而开始计算期限应分为二种:
(1)被告逾期不履行义务时,原告已收到民事判决并表示不上诉或已丧失上诉权,申请执行的期限应从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
案件的当事人要是对一审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不服的话,则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一级发生提起上诉,这样就会启动二审程序。那么一审不服如何上诉呢?
有权提出上诉的人,包括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 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刑事附带民事 诉讼当事人指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被告人。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
上诉期限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2日起计算。在上诉期限内,提出的上诉具有法律效力。意味着案件要进行第二审程序。如果超出这个期限,提出的上诉和抗诉就 不具有法律效力,第一审判决、裁定即告生效。
......
不管是针对怎样的案件,在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后,当事人都有可能对判决书的内容表示不服。此时,可以通过上诉的方式来救济自己的权利。那么民事案件一审判决后上诉的时间是多长呢?
《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如果一审法院作出的是判决,那么上诉期限为送达之日的15日内。但如果一审法院作出的是裁定,则上诉时间为送达之日的10内。
法官最初审理案件的时候,一般就是一审程序,如果当事人对判决结果不服,则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申请进行二审。那么一审和二审的区别有哪些呢?
1、性质不同。
归根到底,由于审判依据和审判任务的不同,两者在性质上有区别:人民法院第一审程序的审判依据是对行政案件的一审管辖权,其性质是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人民法院第二审程序的审判依据是上一级人民法院对下一级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权,其性质是对第一审裁判合法性的审查,是将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方的特定争 议最终予以解决。
......
一审终审,不能上诉的案件有:
1、最高院作的一审民诉案件:
2、不服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管辖权异议以外的所有裁定;
3、督促程序审结的案件;
4、公示催告程序审结的案件;
5、以特别程序审结的案件;
文章24715人阅读
文章126221人阅读
文章6957人阅读
文章29679人阅读
图文朱玉霞律师回答
文章1247人阅读
文章1848人阅读
文章1401人阅读
图文彭巧霞律师回答
文章1035人阅读
音频941人收听
文章1437人阅读
图文任大文律师回答
音频711人收听
音频785人收听
文章20321人阅读
图文张烜墚律师回答
图文王思军律师回答
咨询2位律师回答
文章1514人阅读
文章1159人阅读
咨询1位律师回答
文章1123人阅读
文章1095人阅读
咨询2位律师回答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5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
打开微信
点击微信搜索框,输入「律图在线咨询」进行搜索
搜索结果如下图,点击关注即可
律师回复唯一通知渠道;
及时推送律师回复,避免短信拦截;
公众号也能找律师、咨询律师,还可以追问律师;
更多和您相关的专业文章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