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取保候审微信聊天会不会被知道

最新修订 | 2024-02-20
8.9w浏览
卢滨律师
卢滨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48人
律师解析
取保候审时,当事人的聊天记录并不会被知道。取保候审适用犯罪情节比较轻的犯罪嫌疑人,所以取保候审期间一般不会对当事人的通信进行监控。一般来说取保候审只要求当事人配合调查随叫随到。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客观地说,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后,最应当考虑和最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行为即为代为取保候审。
一般来说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要遵守下列义务: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正当理由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有正当理由须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应当经执行机关批准。
如果取保候审是由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的,执行机关在批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前,应当征得决定机关同意。
2、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取保只是手段,候审才是目的,因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义务在接到传讯后及时到案。
3、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还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不能利用这种自由实施干扰证人作证的行为,如对证人采取威胁、引诱等手段使证人不敢作证、拒绝作证或作伪证。
4、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即被取保候审人不得利用未被羁押的便利条件与其他同案人订立攻守同盟,统一口径,隐藏、销毁、伪造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取保候审案件·推荐文章

镇江178****714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81****824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77****133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441人选择咨询律师
656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取保候审微信聊天会不会被知道
一键咨询
  •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7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7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33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5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30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8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7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8****04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5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2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1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0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8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7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0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1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4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6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3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5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5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3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6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6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0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5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0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2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7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6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1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6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0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3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4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8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3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50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3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2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0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4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0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7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1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1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1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7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7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0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135****763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52****431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0****380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取保候审微信聊天会不会被知道
取保候审时,当事人的聊天记录并不会被知道。取保候审适用犯罪情节比较轻的犯罪嫌疑人,所以取保候审期间一般不会对当事人的通信进行监控。一般来说取保候审只要求当事人配合调查随叫随到。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48浏览
起诉离婚会查微信聊天记录吗
不能说起诉离婚后就一定要查微信聊天记录。1、因为那是个人隐私,但是如果聊天记录中涉及相应的证据问题,那么可能会调取。2、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通过诉讼的方式离婚的,如果符合起诉条件的,当事人不愿意解决的情况下,是可以直接要求开庭的。
46浏览
有聊天记录证明是不知道的情况下帮忙电诈会判刑吗?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协助电信诈骗,一般不会面临刑事责任。但如果当事人虽参与但缺乏充分证据支持其为加害者,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是否为不知情状态需结合其他诈骗人员的证言和证据来判断,而非仅凭当事人说法。
33浏览
微信聊天约定算协议吗
算协议。微信聊天是协议的一种,受法律保护,这是一种新型书面订立合同的形式。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27浏览
微信聊天算书面协议吗
算的,其受法律保护,这是一种新型合同形式。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37浏览
顶部
孟凡永律师
孟凡永律师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