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污蔑诽谤怎么判刑

#名誉毁谤 最新修订 | 2024-09-20
5k浏览
时亚晴律师
时亚晴律师在线
北京市乾坤律师事务所/主办律师
5.0分服务:664人
咨询我
专业处理名誉毁谤方面的问题很专业
态度好推荐!给我定制了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了
可靠专业能力强,名誉毁谤方面处理经验丰富
经验丰富经验足口碑好,擅长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了我的困扰
回复很快擅长代理名誉毁谤及多种案件
形象专业很快就回复我了,处理问题很高效
律师解析
故意对他人进行污蔑和诽谤行为有可能涉及到诽谤罪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若情节严重的话,应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甚至剥夺政治权利这些严厉刑罚
其中所称“情节严重”的情况包括行为人采取了恶劣手段,言语内容极其刺耳恶毒,给受害者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等等。
例如,使受害人陷入精神错乱、自我伤害乃至自杀等极端状况。
然而,在实际司法操作过程中,对于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如何量刑,往往需要综合考量行为的恶劣性质,其产生的不良社会影响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全面评估与斟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字数较多,预估阅读时间较长
浏览全文

名誉毁谤案件·推荐文章

连云港152****197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56****403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34****268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478人选择咨询律师
691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污蔑诽谤怎么判刑
一键咨询
  •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3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0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3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7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2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1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3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5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3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5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3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4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7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0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5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5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1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6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5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4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2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5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7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3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5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1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6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6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3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5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6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5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6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8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6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4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28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6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8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0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0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4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6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0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7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3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3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0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3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7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180****671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77****818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34****699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诽谤污蔑罪怎么判
在我国刑法中,诽谤他人的行为可能会构成诽谤罪。如果情节较轻,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可能会免除刑事处罚,但需要承担民事责任。一般来说,这种案件由受害者自诉,但如果严重危害公共秩序或国家利益,可能会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在认定和量刑时,会综合考虑言论的内容、传播的范围和影响等因素。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污蔑诽谤怎么判刑
故意污蔑诽谤他人可能涉诽谤罪,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如手段恶劣、后果严重,致受害人精神错乱、自残自杀等。实际定罪量刑综合考量行为性质、社会影响等因素。
1w浏览2024-09-20
被人污蔑和诽谤怎么办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根据《刑法》,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报案,公安机关可以调查。如果有必要,你可以请公证员对侮辱、诽谤你的内容进行公证,作为指控对方的证据。在公安机关调查清楚后,构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而无论是否构成犯罪,你都可以利用这些证据,要求对方道歉并赔偿损失。为了保护受害者的利益,刑法规定侮辱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也就是说如果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去的,当事人将不被追究刑事责任。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对于侮辱行为引起被害人精神失常甚至自杀身亡等后果,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一样可以自主介入调查,并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5w浏览
污蔑诽谤
10w+浏览2024-10-24
造谣诽谤污蔑判刑多少年
造谣一般以诽谤罪定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我们在遇到造谣诽谤污蔑判刑多少年的问题时,可以参考本文内容。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污蔑诽谤判几年刑
关于诽谤与污蔑罪行的判刑年限问题,应依据其所涉及情节之严重性进行判定。通常情况下,若情节恶劣者,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等处罚。然而,若该行为系通过信息网络实施诽谤,且受害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在提供证据方面存在困难时,人民法院有权请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以进一步调查取证。
1w浏览2024-09-23
被人污蔑和诽谤怎么办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根据《刑法》,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报案,公安机关可以调查。如果有必要,你可以请公证员对侮辱、诽谤你的内容进行公证,作为指控对方的证据。在公安机关调查清楚后,构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而无论是否构成犯罪,你都可以利用这些证据,要求对方道歉并赔偿损失。为了保护受害者的利益,刑法规定侮辱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也就是说如果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去的,当事人将不被追究刑事责任。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对于侮辱行为引起被害人精神失常甚至自杀身亡等后果,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一样可以自主介入调查,并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5w浏览
诽谤污蔑
10w+浏览2024-10-04
污蔑罪和诽谤罪怎么判刑
诽谤罪在我国刑法中,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情节严重者,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侮辱罪则视为诽谤罪的加重情形,同样受到法律严惩。这两种罪行均侵害公民人身权利与民主权利,受到法律的严格规制。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污蔑诽谤罪判刑几年
1w浏览2025-02-14
被人污蔑和诽谤怎么办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根据《刑法》,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报案,公安机关可以调查。如果有必要,你可以请公证员对侮辱、诽谤你的内容进行公证,作为指控对方的证据。在公安机关调查清楚后,构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而无论是否构成犯罪,你都可以利用这些证据,要求对方道歉并赔偿损失。为了保护受害者的利益,刑法规定侮辱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也就是说如果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去的,当事人将不被追究刑事责任。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对于侮辱行为引起被害人精神失常甚至自杀身亡等后果,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一样可以自主介入调查,并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5w浏览
诽谤污蔑罪
10w+浏览2024-11-15
诽谤污蔑罪能判几年徒刑
诽谤罪属于刑法罪名之一,刑期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还有可能被剥夺政治权利。其表现形式为故意编造并散布虚假事实,用来贬低他人的人格和尊严,损害他人名誉。如果要构成诽谤罪,需要情节严重,例如,诽谤信息的点击量超过五千次,或者转发量超过五百次等。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诽谤污蔑罪怎么判
中国刑法中,诽谤他人构成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拘役或剥夺政治权利。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免刑但担民事责任。一般由受害者自诉,除非严重危害公共秩序和国家利益。认定量刑综合考量言论内容、传播范围和影响等。
1w浏览2024-09-20
被人污蔑和诽谤怎么办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根据《刑法》,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报案,公安机关可以调查。如果有必要,你可以请公证员对侮辱、诽谤你的内容进行公证,作为指控对方的证据。在公安机关调查清楚后,构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而无论是否构成犯罪,你都可以利用这些证据,要求对方道歉并赔偿损失。为了保护受害者的利益,刑法规定侮辱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也就是说如果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去的,当事人将不被追究刑事责任。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对于侮辱行为引起被害人精神失常甚至自杀身亡等后果,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一样可以自主介入调查,并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5w浏览
诽谤和污蔑
10w+浏览2024-11-12
诽谤污蔑罪能判几年
诽谤污蔑罪的法律责任严重。对名誉造成负面影响的诽谤行为,可被视为扰乱公共秩序的犯罪,可面临3-10年刑罚,包括入狱、社区监管和禁止参政。涉及国家安全或公众秩序稳定的诽谤,即使未造成明显后果,也需承担法律责任。严重侵害社会秩序或国家财产的诽谤,警方和检察机关可介入调查。我国法律旨在保护公民促进公平正义。公众应诚实守信,避免散布不实言论,以免触犯法律。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污蔑诽谤罪判多久
对于污蔑和诽谤构成犯罪者,其应承担之刑期限度需视其犯罪行为之严重性来决定。通常情况下,若情节较为恶劣,被告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丧失其部分政治权利。倘若此次侵权行为是通过信息网络进行的,而且被受害人向人民法院正式提起了诉讼,然而由于证据收集方面存在困难,人民法院有权请求公安机关提供必要的协助。
1w浏览2024-09-01
被人污蔑和诽谤怎么办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根据《刑法》,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诽谤罪的诽谤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报案,公安机关可以调查。如果有必要,你可以请公证员对侮辱、诽谤你的内容进行公证,作为指控对方的证据。在公安机关调查清楚后,构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而无论是否构成犯罪,你都可以利用这些证据,要求对方道歉并赔偿损失。为了保护受害者的利益,刑法规定侮辱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也就是说如果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去的,当事人将不被追究刑事责任。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对于侮辱行为引起被害人精神失常甚至自杀身亡等后果,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一样可以自主介入调查,并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5w浏览
诽谤罪污蔑
10w+浏览2024-10-21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连云港152****4789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沭阳180****892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80****4900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南京135****757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8****7764用户1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无锡180****416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