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如何行政复议

最新修订 | 2024-02-27
10w+浏览 4点赞
律师解析
申请行政复议的步骤如下:
1、确认执法机关已对你作出具体行政行为。通俗说,就是执法机关已经向你送达具有决定性的法律文书,如:处罚决定书、强制措施通知书等。如果遇到不依法执法的机关,切记留存执法机关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录像、照片均可)。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是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60日内,在提出复议前应确认在合法期限内。如果超过60日,应说明为何超期,是否仍在合理期限内。
3、撰写行政复议申请书,提交时须一式三份。
4、搜集复议所需材料,包括:个人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均需复印)、营业执照复印件、法人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材料。部分人认为行政复议、诉讼举证责任应该倒置,企业无需提供证据,这是错误观念。有力的证据可以帮你更快更好的解决行政纠纷。
5、到法定复议机关(一般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机关或者政府)提交复议申请和相关材料,当面提交或邮寄均可。复议机关会在5日给予答复是否受理。受理会有受理通知书,不受
理则有不予受理通知书。复议机关认为需要补充证据材料后才能作出决定的,还会发出补正通知书,申请人必须按要求在规定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否则就会被视为放弃复议申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行政复议案件·推荐文章

扬州178****673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35****436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34****134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行政复议案件·常见问题

问题没解答? 125362人选择咨询律师
382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如何行政复议
一键咨询
  • 171****51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2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0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5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0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1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6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6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1****88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6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2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3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2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4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0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0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4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4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8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5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5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7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3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3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04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4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3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8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1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02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2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8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3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8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6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2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6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7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4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0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6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0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4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8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5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1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4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7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8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8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178****821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52****163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80****366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行政处罚如何复议?
​行政处罚复议的途径主要有两种:1、不服处罚可以六十日内直接向作出决定的上级机关或同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或者三个月内直接向作出决定的同级法院申请行政诉讼;2、设定了必须先进行行政复议后才能进行行政诉讼的行政程序,专不过较少,另外这样的规定时间和上述基本属一致。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如何申请行政复议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如何申请行政复议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w+浏览
行政类
行政处罚如何复议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行政处罚如何复议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行政类
行政拘留如何行政复议,行政复议需要哪些材料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行政拘留如何行政复议,行政复议需要哪些材料的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行政类
行政拘留有异议如何申请行政复议?
复议申请是指行政相对人要求复议机关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者不当,以及确认抽象行政行为不合法的请求。在整个行政复议过程中,复议申请是行政复议的出发点,也是行政复议程序不可缺少的环节。1、申请复议的条件包括:1)申请人合格,申请人必须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申请人;3)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
10w+浏览
行政类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