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

劳动法关于辞退的赔偿规定

更新时间: 2022-06-07 17:42:08
律师解答: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单位辞退员工的,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即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二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赔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用人单位按照上述第36条、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35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劳动法关于辞退的赔偿规定
一键咨询
  •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5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2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7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5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5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2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7****40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0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8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8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4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1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4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5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7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7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3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0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28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0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0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0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4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1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8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0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0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0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1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8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4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0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3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7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3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1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3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34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8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1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4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8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3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6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5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0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8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0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6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7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劳动法关于辞退赔偿金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没有违反相关规定的前提下辞退劳动者的话,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照工作的年限来进行支付,每工作满一年需要支付一个月的薪资来作为经济补偿金。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我申请辞职 推辞 不给辞职
[律师回复]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应当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益。  举证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通常需要的证据材料包括如下:
1,劳动者工作内容的证据,如电子文本,资料,公司相关的其他资料;
2,劳动者工作的相关标识,如工作信签,员工牌,员工服装等与公司相关的任何证明;
3,公司给劳动者的制度依据,最好是盖章或印刷整套、册的资料,比如员工手册、财务制度,员工名册等等;
4,公司正式员工或领导与劳动者交流的资料,比如工作安排、书面通知、电子邮件的通知等等;
5,劳动者可以尝试与公司主管领导对话,然后录音,并将领导的名字在录音材料里面体现,否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很难确认录音材料的真实性;
6,劳动者可以通过人证,其他离开公司的员工的证言,证明劳动者在公司上班。
7,其他能与公司有关的材料(工作署名的文件),均可作为证据使用。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快速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当前635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关于辞退的劳动法有哪些?
依照现行的相关劳动法进行规定,一般来说用人单位是没有权利直接开除员工的,如果要对员工进行开除的话,除非员工触犯了用人单位所进行规定的相关法律,否则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对其进行相关的赔偿。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35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劳动法关于辞退赔偿的规定是怎样的
劳动法关于辞退赔偿的规定是,劳动者工作每满一年就需要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赔偿金。工作年限越长赔偿的金额越高,不过最高赔偿年限是十二个月。劳动者如果是自己提出离职的情况下,是没有权利向用人单位进行索要补偿金的。
10w+浏览
劳动纠纷
你好,我想咨询劳动纠纷,试用期辞职,辞职是分紧急辞职和正常辞职吗?
[律师回复] 试用期填了入职表,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了试用期的,就应当算有试用期的,劳动者在试用期期间辞职的,只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
一、个人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
2、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违法了,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
3、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
二、劳动者可以通过快递或挂号信邮寄给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也就是通俗说的辞职信、辞职报告),这样便于保留证据。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者工资或不为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劳动者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三、相关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
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
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
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
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
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
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关于辞退员工劳动法赔偿有什么规定?
公司在辞退员工赔偿经济补偿金时劳动法规定需要额外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照员工的工作年限计算,半年以上未满一年的按照一年计算,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半年以下的支付半个月的工资。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35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劳动法关于辞退员工未上社保怎么赔偿?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针对于此类没有缴纳社会保险或者是没有缴纳相关合同的话,用人单位是需要对员工进行双倍的工资,以及经济赔偿金和赔偿金及时补缴社会保险的相关赔偿。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就是厂里面有急辞工,然后我辞急辞工他不给我辞怎么办
[律师回复] 没有规定应当扣除多少工资,但是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赔偿用人单位损失。
所谓急辞工,不是法律上的定义,通常是指立即解除合同或者短时间内解除合同。有合法与违法之分,应当区别情况分别对待。
一、用人单位有法定过错急辞工
用人单位具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法定过错,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合同。其中,按第三十八条(一)至(六)款规定解除合同应当什么告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劳动者按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合同之时一次结清工资,并按劳动者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经济补偿金。
二、用人单位无法定过错急辞工
在用人单位无法定过错情形下,劳动者急辞工的,向用人单位提出急辞工申请的,是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合同,用人单位可以拒绝,但不得在同意的情形下扣工资;劳动者直接通知用人单位急辞工的,或者提出申请被拒绝之后擅自离职的,是为违法解除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出勤结清工资,但劳动者应当赔偿用人单位损失,结清工资与赔偿损失应分别计算,合并结算。
用人单位应主张赔偿损失的,应当对损失承担举证责任。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首页

找律师

立即咨询(99%用户选择)

法律咨询热线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4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