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回避人员范围是怎样的

最新修订 | 2024-08-05
浏览10w+
律图法律咨询
信得过的好律师
咨询我
专家导读 行政诉讼回避适用的人员范围主要有以下几种,1、审理本案件的审判人员,其中主要就包括了本案的审判员和陪审员。2、参与本案的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勘验人员,若有法定必须回避的情况,那也需要回避。3、本案的执行人员,一般是参照审判人员的回避规定执行。
行政诉讼回避人员范围是怎样的

一、行政诉讼回避人员范围是怎样的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5条中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回避的人员不仅限于审理本案的审判人员(包括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如果本案的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有法律规定的必须回避的情况,当事人也可要求他们回避。对执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的回避问题参照申请审判人员回避的规定执行。

当上述可适用回避的人员是本案当事人或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或者与诉讼代理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时,必须回避。另外,如其本人或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本人与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关系从而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也必须回避。这里所说的“其他关系”是指除了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和与当事人有近亲属关系之外的特殊亲密或有仇嫌关系,从而足以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情况。

二、相关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

第五十五条 当事人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

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应当申请回避。

前两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当事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不管是在行政诉讼,还是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其实都是有回避制度的,当然不同诉讼中可能回避制度适用的人员范围不同。另外要注意的是,人员在适用回避的时候,可以是自己申请回避,也可以是当事人申请他们回避。至于最后是否需要回避,需要由相关人员作出决定。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k字,预估阅读时间7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50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行政诉讼回避人员范围是怎样的
一键咨询
  •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0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7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1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5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1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4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8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4****71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2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5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5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0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5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31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3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你推荐
扬州134****242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52****934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77****456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律图 > 法律知识 > 行政类 > 行政诉讼 > 行政诉讼回避人员范围是怎样的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