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全面覆盖原则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最新修订 | 2024-08-09
浏览10w+
律图法律咨询
信得过的好律师
咨询我
专家导读 专利权全面覆盖原则的适用范围包括字面侵权,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被侵权物的必要技术特征完全是相同的,而且侵权物当中可能还增加了一些新的技术特征。只是广泛点来说,全面覆盖原则仅适用于专利权侵权案件,这是判定是否构成专利侵权的重要参考依据。
专利权全面覆盖原则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一、专利权全面覆盖原则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1、字面侵权。即仅从字面上分析比较就可以认定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必要技术特征相同,连技术特征的文字表述均相同。

2、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必要技术特征完全相同。所谓完全相同,是指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相比,其专利权利要求书要求保护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均被侵权物的技术特征所覆盖,在侵权物中可以找到每一个专利的必要技术特征。

3、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中技术特征使用的是上位概念。侵权物中出现的技术特征则是上位概念下的具体概念,亦属于技术特征相同。

4、侵权物的技术特征数量多于专利的必要技术特征。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相比,不仅包含了专利权利要求书中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而且还增加了新的技术特征。

二、外观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

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一)行政责任

对专利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还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二)民事责任

1、停止侵权

2、赔偿损失

3、消除影响。

(三)刑事责任

依照专利法刑法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应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关于全面覆盖原则主要是在审理专利权侵权案件当中,需要确认清楚的一个问题,比如说别人的发明物跟自己的技术特征是不一样的,别人的发明物也具有自己专利权所不具有的独创性,这样的话就不构成专利侵权的。技术特征完全一样的就是全面覆盖原则。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8k字,预估阅读时间10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66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专利权全面覆盖原则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一键咨询
  •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0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1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7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8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5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5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4****02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2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3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2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4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7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8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2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52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无锡188****285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8****805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78****932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专利权的全面覆盖原则规定是什么?
专利权的全面覆盖原则规定是在进行专利侵权判定的时候,被诉侵权的技术方案和相关的特征,都必须要与专利的技术特征进行一个全面的比对,如果全面比对完毕,仍然是相同的话,那么就可以认定成为侵权行为。
10w+浏览
知识产权
绿化覆盖率和绿化绿化覆盖率的区别是什么?
[律师回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居住环境,“宜居、生态、绿色”已经成为人们考核楼盘的重要标准之一。而绿化率一直是开发商经常向购房者提及的一个数据,同时也是购房者比较关心的数据,绿化率=绿化面积/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绿化率与绿化覆盖率、绿地率都是衡量居住区绿化状况的经济指标,但三者的涵义却各不相同。绿化率是规划指标,指的是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绿化覆盖率是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占地面积的百分比,因此,树的影子也可算入绿化覆盖率,所以绿化覆盖率有时能做到60%以上。而绿地率是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但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长草的地方都可以算做绿地率,距建筑外墙1.5米和道路边线1米以内的土地及地表覆土达不到3米深度的土地,不管它们上面是否有绿化,都不计入绿地面积。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其中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屋顶绿地,不应包括其他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可能很少有购房者留意到绿化率只是开发商宣传楼盘绿化时用的概念,并没有法律和法规依据。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的衡量楼盘绿化状况的国家标准是——绿地率,绿地率=绿地总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其计算要比绿化率严格很多。上图绿色部分所示的便是绿地率,绿地率只算地上的面积垂直绿化面积,而绿化率则可以包括屋顶绿化、盆栽花卉等覆盖面积,可以看出,绿地率不仅计算比绿化率严格,且一般情况下,绿地率要小于绿化率,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开发商更倾向于将绿化率作为常用推广概念,这是为了让客户产生绿化更高的感觉。但绿化率和绿地率都能作为小区舒适度的考核标准,绿化率和绿地率较高,建筑密度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一般情况下,新建居住区内绿化率不得低于35%,大于50%则可称作花园,一般在40%左右就能使得居住舒适。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专利法全面覆盖原则的内容有哪些?
专利法全面覆盖原则所指的就是被控侵权的产品只要包含了专利权利中所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那么就可以被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从而包括字面侵权、以及还有技术特征等等。
10w+浏览
知识产权
朋友的公司现在想申请发明专利,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是哪些。想了解一下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和专利保护范围的原则。
[律师回复] 您好,专利权保护范围的原则如下:
专利权的法律保护是一国法律对专利权人的权益所作出的保护,但专利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它不同于有形的财产,因而在界定其保护范围上就显不易。为此,产生了不同的学说,被立法者采用,即成为法律原则。
  
(一)周边限定原则
  所谓周边限定原则,是指专利权保护的范围是以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范围为最大限度,权利要求的内容只能严格根据权利要求书的文字进行解释。一般说来周边限定原则具有明显的确定性,有利于社会公众更加明确地了解专利权的范围,但它的缺陷是不利于保护专利权人的权利,并使权利要求书的撰写更为重要。根据这种解释的范围往往要比权利要求记载的范围要窄,目前世界上有美国、英国等国采用这一立法原则。
  
(二)中心限定原则
  所谓中心限定原则是指以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内容为中心,根据专利的内容、性质、专利的目的,整体理解其保护范围,即参照说明书、附图将权利要求书为中心的一定范围内的技术也归属于专利技术的范围。中心限定原则是为了弥补周边限定原则严格地以权利要求书为根据,造成对某些实质是侵权行为,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内容难以解释的不足而提出来的。很显然,这种原则扩大了权利要求书的解释,其优点是能够灵活有效地保护专利权人的权利,但对于权利的确定性来讲尚欠稳定,因而对社会公众而言不能很好地保证其公平。
  
(三)折衷原则
  上述两个原则不适当地扩大或缩小了专利权保护的范围,如何平衡专利权人的权利和社会公众利益,这样就有对上述两个原则进行综合的折衷原则。折衷原则以权利要求书所表示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也就是权利保护范围不能严重背离权利要求书中明确所示的内容,也不能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中心作有违对专利实质保护的扩张解释,而是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并不一定要求非解释不可,只有当对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内容有疑义时,才用其进行解释。1973年欧洲14国在慕尼黑签订的《欧洲专利公约》第69条规定了这一原则,我国专利法第59条的规定也采这一原则。
  应当该说明的是,权利要求书是权利保护范围的核心,以它为准,说明书和附图可以对权利要求书进行解释,但如何理解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如何理解说明书和附图对权利要求书的“解释”?又有不同的观点。这就派生了等同原则和禁止反悔原则,这两个原则可以用来说明“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四)等同原则
  所谓等同原则是指专利权保护的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但不拘泥于与权利要求书中的技术特征完全相同,而是以与该技术特征无实质差别的相同为必要。等同是指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特征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联想到的特征。我国专利法与其他国家专利法一样,并没有直接规定等同原则,但在司法实践中采用了这一原则,2001年6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了《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17条对专利法第59条第一款进行了解释,明确了等同原则。
  
(五)禁止反悔原则
  禁止反悔原则是指在专利申请、审查过程中专利权人以口头或文字形式已明确放弃的内容不得再用来对权利要求书作有利于专利权人的解释。
  禁止反悔原则实际上是对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内容的解释作出一定的限制,这就能有效防止专利权人出尔反尔,在申请专利时申明某项技术特征、参数不同于其他技术的特征参数具有新颖性,而在侵权诉讼中又认为该特征参数能够解释为已包含或相同于其他技术的特征参数。我国专利法并未规定这一原则。
希望上述回答能够帮到您,谢谢!
快速解决“知识产权”问题
当前666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你好,有个朋友趁着暑假去一个工厂打工,后来在回家的路上发生了意外,小腿有点小骨折,之前交了保险的,想要问问不属于工伤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要怎么处理呢?
[律师回复]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586号)规定,我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另外,经市政府同意,我市公务员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自2012年1月1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
2、哪些情况应当认定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3、哪些情况应认定为视同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4、哪些情况不能认定为工伤?
一是不属于认定工伤和视同工伤情形的;二是虽属于认定工伤或视同工伤情形,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故意犯罪的;
(2)醉酒或者吸毒的;
(3)自残或者自杀的。
5、发生工伤后如何申请认定?
根据伤亡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职工受到事故伤害后,职工本人或者现场人员应当立即向用人单位报告,用人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向有管辖权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报告。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6、申请工伤认定应提交哪些材料?
工伤认定申请表;医疗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证明书;职工受伤害或者诊断患职业病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其他存在人事、劳动关系的证明;受伤害职工的身份证明。其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还应当分别提交相应证明材料:
(1)职工死亡的,提交死亡证明;
(2)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者其他相关证明;
(3)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提交公安部门的证明或者相关部门的证明;
(4)上下班途中受到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提交公安交管部门、铁道等法律、法规授权部门的责任认定文件或人民法院判决书。
(5)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提交医疗机构的抢救证明或其他有关证明;
(6)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提交民政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的证明;
(7)属于因战、因公负伤致残的转业、复员军人,旧伤复发的,提交《伤残军人证》及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对旧伤复发的确认文书。
7.工伤认定时限是多少?对于伤情较重、医疗费垫付压力较大工伤职工是否能加快办理工伤认定和医疗费用结算手续?
答: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在此基础上,为减轻职工工伤抢救期间单位和职工医疗费用垫付压力,我市于2013年出台了《市人力社保局关于建立工伤认定及医疗费用结算快速办理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津人社局发〔2013〕58),规定对于抢救治疗期的前5日内日均医疗费用在1万元以上的工伤职工实行快速认定、快速结算,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已经受理用人单位提交的工伤认定申请且已进行预先调查的,一般应现场做出认定决定,最迟不超过3个工作日;受理后确需进行工伤调查的,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调查并做出认定决定。快速工伤认定决定作出后,社保经办机构和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即时为其办理工伤职工登记和住院联网结算手续。
8、什么是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9、发生工伤后如何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近亲属向有管辖权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并提交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收到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对初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66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是什么?
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是我国城乡的全体的居民,根据我们国家《社会保险法》当中明确的规定,我国境内的所有用人单位和个人都是纳入到了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的,这就意味着覆盖范围相对来说是比较广泛的。
10w+浏览
绿化绿化覆盖率和绿化绿化绿化覆盖率的区别和联系
[律师回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居住环境,“宜居、生态、绿色”已经成为人们考核楼盘的重要标准之一。而绿化率一直是开发商经常向购房者提及的一个数据,同时也是购房者比较关心的数据,绿化率=绿化面积/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绿化率与绿化覆盖率、绿地率都是衡量居住区绿化状况的经济指标,但三者的涵义却各不相同。绿化率是规划指标,指的是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绿化覆盖率是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占地面积的百分比,因此,树的影子也可算入绿化覆盖率,所以绿化覆盖率有时能做到60%以上。而绿地率是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但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长草的地方都可以算做绿地率,距建筑外墙1.5米和道路边线1米以内的土地及地表覆土达不到3米深度的土地,不管它们上面是否有绿化,都不计入绿地面积。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其中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屋顶绿地,不应包括其他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可能很少有购房者留意到绿化率只是开发商宣传楼盘绿化时用的概念,并没有法律和法规依据。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的衡量楼盘绿化状况的国家标准是——绿地率,绿地率=绿地总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其计算要比绿化率严格很多。上图绿色部分所示的便是绿地率,绿地率只算地上的面积垂直绿化面积,而绿化率则可以包括屋顶绿化、盆栽花卉等覆盖面积,可以看出,绿地率不仅计算比绿化率严格,且一般情况下,绿地率要小于绿化率,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开发商更倾向于将绿化率作为常用推广概念,这是为了让客户产生绿化更高的感觉。但绿化率和绿地率都能作为小区舒适度的考核标准,绿化率和绿地率较高,建筑密度较低,发展商可用于回收资金的面积就越少,而住户就越舒服。一般情况下,新建居住区内绿化率不得低于35%,大于50%则可称作花园,一般在40%左右就能使得居住舒适。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是什么
社保是覆盖我国境内所有用人单位和和人的,即便是在我国境内就业的非中国籍人群,也应当参照《社会保险法》的要求参加我国的社会保险。对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参加的社会保险项目也不尽相同。
10w+浏览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66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社会保险覆盖的范围有哪些?
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了我国全体居民;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覆盖了所有用人单位及职工;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险;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也应可以参加我国的社会保险。
10w+浏览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 > 专利 > 专利权全面覆盖原则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