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改借条违法吗

最新修订 | 2024-08-04
浏览10w+
郭建成律师
郭建成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3758人
专家导读 违法。如果对方私自修改借条的话,属于恶意伪造、变造,企图通过虚假诉讼谋取不义之财的行径极为恶劣。借条正常情况下应该是由借款人(即债务人)向出借人(即债权人)出具,并由债权人持有,债务人无法修改借条。
私改借条违法吗

违法。如果对方私自修改借条的话,属于恶意伪造、变造,企图通过虚假诉讼谋取不义之财的行径极为恶劣。借条正常情况下应该是由借款人(即债务人)向出借人(即债权人)出具,并由债权人持有,债务人无法修改借条。

刑法》第三百零六条: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k字,预估阅读时间7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拓展阅读

· 年普法人次15亿+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02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私改借条违法吗
一键咨询
  • 166****72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8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3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5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1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7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3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2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8****61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5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3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4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4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1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7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南通156****214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81****861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34****1291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法律规定修改借条违法吗?
法律规定修改借条违法,主要就是因为对方如果私自修改借条的情况之下,那么是处于一种恶意伪造变造的情况,所以有可能会构成我们国家《刑法》第306条当中所规定的犯罪行为。但是具体是否构成犯罪应当是根据构成要件判断。
10w+浏览
债权债务
私自更改合同属于违法吗
[律师回复] 对于私自更改合同属于违法吗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由于一些主客观的原因,在民事活动中,往往会有一方委托另一方保管自己的财务,不动产等私有物。等到保管期限结束之后,委托方可能还要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作为回报。如果在签订合同的情况下,这种保管合同属于实践合同吗?
我国合同法第365条规定:保管合同是保管人保管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并返还该物的合同。
保管合同又称寄托合同、寄存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一方将物交付他方保管的合同。保管物品的一方称为保管人,或者称为受寄人,其所保管的物品称为保管物,或者称为寄托物,交付物品保管的一方称为寄存人,或者称为寄托人。
合同法第367条规定,保管合同自保管物交付时成立,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说明保管合同的成立是以交付标的物为标准的,这样的合同属于实践合同。
因此,由于保管这种行为是需要交付标的物并实际履行的。履行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民事实践活动。那么结论就很明确了,保管合同属于实践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百六十七条
保管合同自保管物交付时成立,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快速解决“合同事务”问题
当前6021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医生私改处方违反刑法第几条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根据《刑法》第336条的规定,非法行医罪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情节严重是指:

1)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2)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的;

3)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

4)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

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造成就诊人死亡是适用较重法定刑的情节。这个罪名的主体要件(
1)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
2)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
3)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
4)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
5)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的。本罪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行为人对病人伤亡结果存在间接故意的罪过而不是业务过失的罪过。因为,在认识因素上,行为人既对自己缺乏行医技能和控制病情发展的能力是明知的,又对病人在得不到有效及时治疗时会伤残直至死亡是明知的,所以不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在意志因素上,对病人的伤残、死亡采取了漠然视之,听之任之的放纵态度。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借条欠条私自涂改有效吗?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借条欠条私自涂改有效吗?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10w+浏览
债权债务
将承租的耕地私自改为建设用地是不是违法,政府应该如何处理
[律师回复] 对于农民私自将耕地变为建设用地的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以下规定处理第七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的,或者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拒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缴纳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可以处以罚款。  第七十六条 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非法占用土地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超过批准的数量占用土地,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第七十七条 农村村民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  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第七十八条 无权批准征收、使用土地的单位或者个人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超越批准权限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不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批准用地的,或者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批准占用、征收土地的,其批准文件无效,对非法批准征收、使用土地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非法批准、使用的土地应当收回,有关当事人拒不归还的,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非法批准征收、使用土地,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十九条 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十条 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当事人拒不交出土地的,临时使用土地期满拒不归还的,或者不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交还土地,处以罚款。  第八十一条 擅自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第八十二条 不依照本法规定办理土地变更登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办理。  第八十三条 依照本法规定,责令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必须立即停止施工,自行拆除;对继续施工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有权制止。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对责令限期拆除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责令限期拆除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期满不又不自行拆除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第八十四条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021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借条欠条私自涂改有效吗?
存在私自涂改借条欠条的情况,对于涂改的部分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更改借条,需要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重新签署一个借条才有效,借条可以证明双方之间的借贷关系,是一种书面凭证。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借条欠条私自涂改有效吗?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借条欠条私自涂改有效吗,借条没有写日期可以起诉吗?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债权债务
恶意涂改合同违法吗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当事人不得随意变更或者解除合同,而在实践中签订合同后涂改合同的情形是比较多的,而有些是属于恶意的行为,显然是违反法律规定的,那么恶意涂改合同犯法吗?
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签订后是不能单方涂改的,如果恶意涂改合同的违反合同法的规定,情节严重的甚至会构成合同诈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此外,合同法还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
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快速解决“合同事务”问题
当前6021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021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借条被借款人改了日期违法吗
违法。修改借条日期算伪造证据,伪造证据就是故意制造虚假的证据材料的行为,包括模仿真实证据而制造假证据、或者凭空捏造虚假的证据、以及对真实证据加以变更改造,使其失却或减弱证明作用的情形。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w+浏览
债权债务
偷看人家隐私违法吗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偷看人家隐私是否犯法
偷看他人隐私,侵犯了他人隐私权,是犯法的。
隐私的构成要件
一、是不违反法律和道德的,即合法性要件。
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和《行政处罚法》第四条的规定,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外,均应公开进行审判和处罚。所谓公开进行,即是允许群众旁听案件审判过程和处罚,允许新闻记者对除合议庭评议案件外审理全过程进行采访和对社会公开披露报道。这说明我国三大诉讼法和行政处罚法均将绝大部分违法犯罪行为排除在个人隐私保护范围之外。换言之,违法犯罪和不道德行为不属于应受法律保护的隐私。
直接说,所有的个人案件均不公开审理,岂不更一目了然,更符合法律所应具有的明确性。其实即使是不公开审理的个人案件,也只是一部分属于应受法律保护的隐私,因为还有一部分不公开审理的个人案件属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在实务操作中,如果合议庭和行政处罚机构没有依职权作出不公开审理或处罚的决定,而当事人又认为自己的犯罪或被处罚行为属于应受法律保护的个人隐私,应该主动申请进行不公开审理或处罚。否则,公开审理或处罚的个人案件都是不受法律保护的隐私。
二、是应与公共利益无关的,即个私性要件。
有一个例子很具代表性。据报载,一位在国外的留学生,乘坐地铁时经常逃票,虽然在读书期间只被查到二次,但每次不仅补了票而且要被作纪录,等他毕业后四处求职未果时,才知道,由于这二次的不诚信经历已进入公共征信系统,招聘单位在决定是否录用他时,都会去查他的诚信纪录,这才是他应聘屡屡受挫的原因。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与公共利益相关的个人隐私不受法律保护。随着我国社会征信系统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与此类似的案例肯定也会出现。如通过在各类媒体上公布赖债者名单,限制其出境,公告悬赏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建立社会信用征信系统,即“黑名单“共享。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信息公示、购买经济适用房人员信息公开,以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这说明隐私的保护受公共利益限制。
三、是当事人不愿告诉别人或别人不采用窥视、窃取、偷听、刺探等手段根本无法知晓的情事,即秘密性要件。
这说明隐私的保护具有自我放弃的可能性,既可以将原来不愿为人所知的个人秘密加以披露,也可以允许他人介入自己的私人领域空间,甚至可以基于个人目的而完全放弃对自己隐私的享有,只要这种放弃行为不违背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如某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主动向其公布自己的隐私,并明确表示希望发表,以及目前层出不穷的隐私出版和公开倾诉热。该人的行为说明他已主动放弃了隐私的秘密性,故不受法律的保护。相似的还有新闻源来源于公开档案和记录,公共场所以及是对过去的新闻资料使用,因为通过上述途径所获得的信息资料属社会公共信息,且又不是采用窥视、窃取、偷听、刺探等法律所禁止的手段获得,所以其不具有秘密性这一构成要件。
四、是主体和空间的特定性,即特定性要件。
也就是说隐私有特定的主体和空间领域限制或者说某一件情事是否属于隐私要根据发生在谁人的身上和发生在什么地点来判断。换言之,相同的情事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或不同的地点,将会得到大相径庭的法律保护。
做私服是不是违法的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法律意见】
  仅仅跟踪不构成犯罪。但涉嫌侵权,对方可以要求你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依据】
  《侵权责任法》第二条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根据我国国情及国外有关资料,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1
1、未经他人许可,私自公开他人的秘密。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私改借条违法吗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