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紧急救助行为致人受损是否承担侵权责任

最新修订 | 2024-02-25
浏览10w+
律图法律咨询
信得过的好律师
咨询我
专家导读 《民法总则》已经被正式废除,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明确规定,当事人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在此过程中造成受助人受损的,救助人是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在特定的情况下实施紧急救助行为本身属于见义勇为,国家法律制度是提倡见义勇为的。
民法总则紧急救助行为致人受损是否承担侵权责任

一、民法总则紧急救助行为致人受损是否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总则》已经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四条 【紧急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二、紧急救助侵权纠纷的答辩状怎么写?

1、首部。

首部应写明下列内容:

(1)标题。

(2)答辩人的基本情况。

(3)写明答辩事由。

2、答辩理由。

答辩的理由是答辩状的主体部分,写法没有统一的规定,一定要针对原告在诉状中提出的事实和理由,或上诉人在上诉状中提出的上诉请求和理由进行答辩,并可提出相反的事实、证据和理由,以证明自己的理由和观点是正确的,而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

3、尾部和附项写明以下内容:

(1)呈送的机关。写为“此致”“xx×人民法院”。

(2)右下方写明。答辩人xx×(签名或盖章)并注明年月日。

(3)附项。注明证物、书证的名称和件数。

三、紧急救助侵权纠纷的诉讼流程是什么?

1、原告起诉。

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

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 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8、判决宣告。

综上所述,如果因为紧急救助他人造成受助人受损,受助人或者受助人家属要求救助人承担侵权责任的话,法院是不会支持当事人的诉求的。我国法律制度保障见义勇为人的合法权益,这样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不能让好心人做了好事,合法权益反而受损。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2.7千字,阅读时间约9分钟
直接问律师最快9秒应答
继续阅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59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民法总则紧急救助行为致人受损是否承担侵权责任
一键咨询
  •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1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7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3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0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2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4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7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2****56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5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2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83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6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7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3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0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
汇聚全国海量律师、律师实名认证
快速问律师
无需等待
最快9秒回复、24小时不限次沟通
优选律师
根据问题为您优选专业律师
服务保障
亿万用户使用好评率98%
正在服务的律师
孙术校律师 孙术校律师
河北英利律师事...
郑小克律师 郑小克律师
重庆瀚沣律师事...
信金国律师 信金国律师
北京家问律师事...
张嘉宝律师 张嘉宝律师
广东生龙律师事...
胡静律师 胡静律师
四川胡云律师事...
吴伟涛律师 吴伟涛律师
海南国社律师事...
易轶律师 易轶律师
北京家理律师事...
邓霞律师 邓霞律师
重庆海力律师事...
彭彦林律师 彭彦林律师
四川兴蓉律师事...
黄谊欣律师 黄谊欣律师
广东广荣律师事...
邢环中律师 邢环中律师
上海金茂凯德律...
谭海波律师 谭海波律师
广东江湾律师事...
韩佩霞律师 韩佩霞律师
江苏大昶律师事...
都燕果律师 都燕果律师
四川循定律师事...
薛小玲律师 薛小玲律师
天津德敬律师事...
罗钟亮律师 罗钟亮律师
浙江绣湖律师事...
郑桃林律师 郑桃林律师
湖北楚同律师事...
李胜春律师 李胜春律师
湖南公言(深圳...
立即问律师 99%用户选择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紧急救助与紧急避险民事责任的规定是怎样的?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10w+浏览
刑事辩护
120急救车在出紧急任务车上有急救病人闯红灯,导致碰撞到一辆正常行驶的小汽车,小汽车惯性甩尾碰到了路边的一辆三轮车,车上有两个年龄比较大,70岁左右的阿姨,其中一人抢救无效死亡,一人重伤。这样的情况司机需要负责刑事责任么?目前医院保险赔偿60万,额外在补偿15万,家属不肯,一定要司机在赔偿10万!
[律师回复] 让行导致的违法免罚,交警部门表示,在为120急救车让行过程中出现的交通违法,将不会录入系统。
“在对交通违法进行录入时,会有一个人工分拣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如果发现是因为避让救护车而产生的交通违法行为,不会录入系统。”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说。不过,交警部门提醒 ,无论在避让急救车时,是否发生了交通违法行为或是被抓拍,避让的市民都应当记好急救车的车号,这是在向交警部门申请撤销时的关键。此外,市民最好记好避让的路段及具体位置、时间。市民只需要提供这些简单资料,调查过程由交警部门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五十三条 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执行紧急任务时,可以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的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让行。
  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非执行紧急任务时,不得使用警报器、标志灯具,不享有前款规定的道路优先通行权。
快速解决“医疗纠纷”问题
当前359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急救,紧急医疗事故怎么办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紧急医疗事故怎么处理 发生医疗纠纷后,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采取下列应急控制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一)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和纠纷风险级别处置要求及时赶赴现场。 (二)医务部门工作人员应当立即进行初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如实向医院领导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组织相关医务人员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接待患方人员,向家属通报和解释相关情况。 (三)在医患双方共同在场的情况下,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封存和启封现场实物及相关病历资料。 (四)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的,按规定将尸体移放殡仪馆。医患双方不能确定死因或死因有异议的,建议患方按规定申请尸检。 (五)保卫科工作人员或保安立即赶赴现场,采取有力措施,维护现场秩序,保护医务人员及病区其他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医院公共财物的安全; 二、风险医疗纠纷负责报警,并向警方提供有关人员违法闹事的证据。 (六)公安机关民警到达后,由医务部门负责向民警介绍纠纷基本情况,与民警共同做好患方的教育疏导工作,引导患方依法处理医疗纠纷。公安机构依法强制移尸的,医院(卫生院)保卫、后勤部门应当配合公安机关强制移尸。 (七)发现新闻媒体介入纠纷的,由医院(卫生院)办公室统一负责接待,介绍情况,并与医务部门工作人员共同审核新闻稿。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民法总则紧急避险条文是什么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或者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因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10w+浏览
诉讼仲裁
紧急抢救病人是还抢救还是交钱还是先挂号
[律师回复] 事件回顾:2019年3月9日,4岁女童独自横穿车水马龙的103国道时,开“摩的”的老人候先生见状疾步跑去抱起女童,随后两人被以货车撞倒,老人抢救无效身亡,而女童颅脑损伤并没生命危险。
随后,候先生入选4月份“时代新人·河北好人”,香河县人民政府授予候先生“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县政法委的工作人员送来了证书和五万元奖金和锦旗“奋不顾身、舍己救人救命之恩,永生不忘”。为什么老人救了女童还要承担责任呢?
(1)肇事车辆属重型厢式货车,处于左侧超车道上,按道理应该在右侧的慢车道行驶才合理,当事人史某驾驶重型厢式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是造成此事故的同等原因,同等过错
(2)当事人候先生横过道路未确认安全后通过,是造成此事故的同等原因,同等过错
(3)当事人邱某(女童)在道路上通行,其监护人未起到管理保护职责,是造成此事故的同等原因,同等过错。
据了解,候先生65岁曾在某景区当了15年保安,母亲心脏“犯了毛病”,随后靠开“摩的”维持生活。老人的儿子侯为表示“我爸是为见义勇为没的,见义勇为还要承担责任?我要给他讨一个说法。”
而律师表示,从民法上讲,候先生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行为,他违法的前提是建立在挽救别人生命的前提下。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行为,应当属于法律规定的紧急避险行为,但是在有证据证明候先生的违法行为是救助危难或紧急避险造成时,相关部门应当在核实情况后将该违法行为信息予以消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59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民法总则规定紧急避险规定是什么?
对于民法总则对于人民来说就是一个庇护伞,在这么多年的实践中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以及能解决人们在生活以及工作中的所有问题,同时不仅对于个人有着一定的保护,对于很多组织活动也是有规定,包括避险的规定,那民法总则规定紧急避险规定是什么?下面就详细介绍。
10w+浏览
诉讼仲裁
电视里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泥石流灾害,因此我觉得学习各种自救措施很重要,请问怎样在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保护自己?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怎样在紧急避险和自救互救保护自己的方法隔离式自救器及其使用
自救器是一种轻便、便于携带、戴用迅速的个人呼吸保护装备。当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等事故时,供人员佩戴和使用,可有效防止中毒或窒息。《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
煤矿必须使用隔离式自救器。隔离式自救器能防护所有的有害气体,它的作用包括提供氧气防止窒息和防止有害气体中毒。隔离式自救器包括化学氧自救器和压缩氧自救器2种。
一、 化学氧自救器
化学氧自救器是指利用化学生氧物质产生氧气的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它用于灾区环境大气中缺氧或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供一般入井人员使用,只能使用1次。
1.使用方法
(1) 佩戴位置。将专用腰带穿入自救器腰带环内,固定在背部右侧腰间
(2) 开启扳手。使用时先将自救器沿腰带转到右侧腹前,左手托底,右手拉护罩胶片,使护罩挂钩脱离壳体,再用右手掰锁口带扳手至封印条断开后,丢开锁口带
(3) 去掉上外壳。左手抓住下外壳,右手将上外壳用力拔下、扔掉,
(4) 套上挎带。将挎带套在脖子上
(5) 提起口具并立即戴好。拔出启动针,使气囊逐渐鼓起,立即拔掉口具塞并同时将口具塞入口中,口具片置于唇齿之间,牙齿紧紧咬住牙垫,紧闭嘴唇,如图6-1()所示。
(6) 夹好鼻夹。两手同时抓住两个鼻夹垫的圆柱形把柄,将弹簧拉开,憋住一口气,使鼻夹垫准确地夹住鼻子。
(7) 调整挎带。如果挎带过长,抬不起头,可以拉动挎带上的大圆环,使挎带缩短,长度适宜后,系在小圆环上
(8) 退出灾区。上述操作完成后,开始撤离灾区。途中感到吸气不足时不要惊慌,应放慢脚步,做深呼吸,待气量充足后再快步行走。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民法总则有关紧急避险的规定是怎样的?
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对公私财物造成损害是要承担民事责任的。但如果当事人是由于紧急避险导致财物的损害,则不承担民事责任。不过构成紧急避险有一定的条件,同时紧急避险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民法典有关紧急避险的规定以及其他相关知识吧。
10w+浏览
诉讼仲裁
在吗,问一下,紧急避险的原则构成条件
[律师回复] 紧急避险,又称“紧急避难”。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较另一小的合法利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其特点是在两个合法权益发生冲突,为了保护某种较大的权益,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不得不损害另一较小的权益。因而不构成犯罪,行为人也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成立的条件为:
(1)为了保护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危险的损害。
(2)客观上具有正在发生的真实危险。
(3)迫不得已而采取的行为。
(4)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而造成不应有的危害。
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其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即紧急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损害应小于所避免的损害。由于紧急避险所保护的权益同避险所损害的第三者的权益,两者都是法律所保护的,所以在保护的权益大于损害的权益时,紧急避险才是对社会有利的合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
【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快速解决“其他”问题
当前359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有些人们为了寻求刺激,为了寻求那至上的快感,所以加大了毒品的使用量,一次性吸食很多的毒品,请问一下吸毒过量紧急救治怎么办?
[律师回复] 气管插管。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检查并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异物和分泌物,防止舌后坠阻塞气道,及时用简易呼吸皮囊连接氧气予加压吸氧,随之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气管插管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监测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情况。动脉血气分析示氧分压为65mmHg,调节氧流量10L每分钟,以提高血氧含量,随时观察缺氧状况有无改善。气管插管后,用气管导管固定器固定插管,准确记录导管在门齿处的刻度为24cm,随时观察,防止插管移动。有效吸痰,做好气道和口腔护理。
及时判断呼吸抑制原因。接诊后配合医生了解患者情况,迅速查体,发现患者上肢有沿静脉走向分布的注射瘢痕,瘢痕有色素沉着、感染痕迹,新旧不等并有新鲜针眼,故优先考虑吸毒过量所致。
建立静脉通道及时给药使用毒品拮抗药物盐酸纳洛酮及升压药物多巴胺,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使用留置针以便药物在抢救中的应用。盐酸纳洛酮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属纯吗啡受体拮抗剂,是内源性阿片样物,可解除阿片类药物的中毒症状,阻断8-内啡肽在呼吸衰竭中的呼吸抑制作用,可使呼吸频率和通气量增加,并改善脑低氧和减轻脑水肿。纳洛酮疗效确切可靠且副反应小,使用方便,用药后观察意识和自主呼吸的恢复情况,做好记录。
心电监测,对症、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持足够尿量,保暖,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皮肤紫绀程度及精神状态。给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准确记录生命体征变化,动态监测血气分析。及时记录出入量和抢救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该吸毒患者神志恢复后不喜欢和医务人员交谈,恐惧情绪,行为过激,对各项检查治疗不配合,给治疗和护理带来了困难。因此对该患者安排专人护理,消除患者陌生感,同时护士与患者家属也要及时沟通,因家属对患者又气又恨又担心的情绪转嫁到医务人员身上,出现不信任、不理解而影响了正常医疗秩序。护士此时要冷静处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同时从家属方面了解患者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惯,细心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在心理上接纳他、理解他,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耐心细致的护理打消患者的疑虑,赢得患者的信任,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后续治疗。
患者吸毒过量致呼吸抑制心脏骤停,应争分夺秒实施抢救。在实际抢救工作中,培训、实施、团队缺一不可,目前基础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课程的认证为2年。首先给患者实行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保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予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高浓度氧气吸入。及时有效地使用毒品拮抗剂盐酸纳洛酮、升压药物多巴胺和维持呼吸、循环的药物。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调整静脉用药,保护脑细胞。同时医务人员要有敏锐的观察判断力、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能力、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技能、抢救的操作能力及冷静处理问题的思维,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59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民法总则因紧急避险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仲裁法规 > 民法总则紧急救助行为致人受损是否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专业性强,自行处理有风险,建议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