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署名权委托创作的规定是什么?

最新修订 | 2024-09-24
浏览10w+
律图法律咨询
信得过的好律师
咨询我
专家导读 著作权署名权委托创作的规定是只有实际参与作品创造的作者才享有著作权的署名权。因为署名权在人身权利当中是属于身份的权利,必须要基于特定的法律事实和相关的法律关系,才能够享有这样的一种身份,所以委托的创作过程当中,实际的创造者才享有署名权。
著作权署名权委托创作的规定是什么?

一、著作权署名权委托创作的规定是什么?

著作权署名权委托创作的规定是只有实际参与作品创造的作者才享有著作权的署名权。署名权在人身权利中属于身份权,是必须基于特定的法律事实或法律关系才能享有的身份,创作就是这一特定的法律事实,就作品署名权而言,只有实际参与作品创作的作者才享有署名权。在委托创作关系中,委托人并未参与委托作品的创作,因此,不能享有署名权,该权利只能由委托作品的作者享有。

著作权法》第十七条 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民事责任

(三)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

二、委托作品署名权被侵犯应该如何维权

1、自行调解

署名权被侵犯,被侵权人可以自行调解,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导致被侵权人名誉受损的,还可以要求侵权人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回复名誉。

2、到法院起诉

如果侵权人不愿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功,被侵权人可以到法院起诉。

目前基于工作的需要或者是职务方面的行为是可以委托他人进行创作的,创作作品的署名权必须是实际的创作者所享有的,主要就是因为署名权和其他方面的著作权财产权存在着一定的区别,这是具有特定的身份,必须要基于相关的法律事实。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2.7k字,预估阅读时间10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29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著作权署名权委托创作的规定是什么?
一键咨询
  •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5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2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3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0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4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3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2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1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0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5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6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0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5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6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3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徐州156****8668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56****238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78****575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委托他人创作的委托作品著作权归谁
根据《著作权法》第十七条之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法律规定委托作品的著作权的归属有两种情形:1、由委托人和受托人在合同中约定。2、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由受托人享有。
10w+浏览
知识产权
委托创作合同中可不可以规定著作权归第三方
[律师回复] 除合同另有约定外.民事合同成立的原则是意思自治。若属于委托作品;
(五)违反法律,视为被许可人有权排除包括著作权人在内的任何人以同样的方式使用作品,委托人和受托人在合同中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著作权属于受托人。第二十四条 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专有使用权的内容由合同约定。一方以欺诈,被许可人许可第三人行使同一权利,单方若存在欺诈:
(一)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著作权法》第十七条 受委托创作的作品,你亲戚为你作的修改是正确的(由委托合同变更为专有使用权许可合同)。《合同法》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然双方协商之后最终你也可能要得更多,合同无效,损害国家。第五十四条 下列合同,即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由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达成;
(四)付酬标准和办法、期间、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著作权属于受托人。第二十四条规定可以参考。许可使用合同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都有可能无效或最终被撤销,也是双方协商一致的结果,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1。故为争取自己最大的权益。相关法律规定、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著作权法》第十条中规定作者享有17项著作权的权利,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
(二)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或者非专有使用权,损害国家利益、胁迫或显失公平而签订的合同。2,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六)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即使是所谓的“买断性合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 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许可使用合同;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这些权利都是可以作相应处分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但是报社;
(五)违约责任。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
(二)恶意串通。约定被许可人在一定期限和地域范围内享有专有权利。著作权可以通过许可使用的方式与他人签订专有使用权许可合同、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期刊社刊登作品除外;
(三)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的:
(一)一方以欺诈,必须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归属是什么?
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归属应当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来进行约定,特别是对于委托创作的具体情况,应当结合委托的作品创作情况来进行处理,双方应当签订协议来明确著作权的情况。
10w+浏览
知识产权
我现在就是叫一个人帮我委托了创作嘛然后一个作品特别好看而且我就打算申请这个归属权但是不知道这个到底是谁的,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归属到底这个主权问题该谁?
[律师回复] 委托人和受托人可以自行约定著作权归属。
如此规定是为了尊重受托人的意愿,也是为了委托人能够更加有效的使用作品。
2,在双方当事人未约定的情况下,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作品,是受托人(即作者)创作而成,凝结创作人心血。基于保护创作人,鼓励创作的目的,在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著作权应当归属于创受托人。
值得注意的是,受托人行使其著作权是应当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不得妨碍委托人的正当使用。例如委托人委托受托人设计商标后,不论该商标是否注册,受托人都不可阻止其使用与产品、服务上,也不得授权给他人使用该标志作为商标。
是否委托人就获得了所有的著作权了呢?
著作权,分为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通常情况下,人身权和财产权是分别行使的。例如委托他人完成作品后,委托人获得的仅有著作财产权,但著作人身权仍然属于受托人,如发表权、著名权等。
一、人身权利,包括:
①发表权
即通过出版、上演、录音、展览等方式将作品公之于众的权利。作者有权决定是否公开发表,以及发表的时间、方式的地点。
②作者身份权
即要求被承认是作品的作者的权利。作者就其作品有权主张自己是著作人,禁止他人实施隐瞒其作者身份、损害其作品声誉的行为。
③署名权
即在作品上署名或不署名、署真名、假名或笔名的权利。作品发表时,作者有权根据自己的意志对署名问题作出决定,同时也有权禁止未参加作品创作的其他人在作品上署名。
④作品完整权
即保证作品内容完整性的权利。未经作者授权,任何人不得修改作者的观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不得歪曲、篡改作品。
⑤作品修改权
即修改已发表作品的权利。这主要是指作品再次印刷出版时,作者有权对作品的原版进行修改。作者声明修改后,使用人不得再使用修改前的作品。
⑥已发表作品的收回权
委托代理人签署非诉讼委托书怎么写?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非诉讼委托代理合同 ( 200 )苏崔律非诉字第 号 委托人(客户): 受托人(代理人): 鉴于: a)客户愿意根据本合同的规定委托代理人代理第1条约定的代理事项; b)代理人愿意根据本合同的规定接受客户的委托。 为此,双方经友好协商,协议如下: 第1条 代理事项 1.1 由客户委托,代理人代理的事项是: 1.2除非双方另有约定,代理人应成为客户在上述代理事项中唯一的代理人。 第2条 委托权限 2.1代理人接受客户委托处理第1条事项的权限为: 。 第3条 事务执行 3.1代理人将指派 律师具体执行第1条约定的代理事项,代理人并将在必要时自行或根据客户要求另行指派其他律师或律师助理协助工作。 3.2代理人应根据客户的合理指示,依法尽职尽责执行事务,维护客户的利益。 3.3代理人在客户的授权权限内进行代理行为,其法律效果由客户承受。 3.4代理人从收到客户代理费的第二个工作日开始计算工作期限,无特殊情况,代理人的工作期限为十五个工作日(遇国家法定假日顺延)。 3.5委托代理事项办理完毕的标准:出具中英文版本法律意见书正式文本(一式三份)。 第4条 费用 4.1客户应按规定向代理人支付代理费,计人民币 元。 4.2除非双方另有约定,前款中的费用仅指律师费用,不包括下列应由客户承担的费用。 a)办事费用,将包括代理人在本合同履行过程中所额外支出的差旅费、住宿费、交通费及其他与前述费用在性质上相同或相似的所有费用或支出; b)第三方费用,将包括在本合同履行过程中由,其他专业机构或任何第三方收取的行政规费、专业费用及其他与前述费用在性质上相同或相似的所有费用或支出。 4.3除双方另有约定,代理人根据本条收取的律师费用和其他费用不予退还。 第5条 费用支付 5.1第 4.1款约定的律师费用,客户应在签订本合同之日以金钱方式支付,或在签订本合同之日起的三日内将以上费用汇至代理人指定的银行帐号。 5.2第 4.2款约定的办事费用将由客户在签订本合同之日先行预付人民币 元,第三方费用将直接由客户支付。但代理人有权视具体情况决定垫付或由客户直接支付,对于代理人的垫付费用,客户应在代理人发出帐单之日起3日内支付。 第6条 相互报告 6.1客户应尽其所能,向代理人提供与委托事项有关的所有证据或相关资料,并尽力确保其真实、准确、完整。 6.2代理人应不迟延地向客户报告委托事项的最新进展,并提供专业意见供客户参考。 第7条 保密 7.1任何一方因本合同的履行而知悉或取得的另一方的资料和信息,应视作另一方的商业秘密,除非法律要求事先取得另一方的书面许可,不得将其披露给任何第三方,或用于本合同以外的用途。 7.2本合同终止时,如任何一方要求,另一方应将因履行本合同而取得的另一方的资料不迟延地返还。 第8条 争议的解决 8.1双方因本合同或本合同的履行发生的任何争议,应尽先以协商方式解决,如协商不成,任何一方有权将争议提交诉讼。 第9条 期限 9.1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自一份,合同经双方签署后生效,除非双方另有约定,于代理事项处理完毕时终止。 第10条 完整性 10.1本合同构成双方迄今为止唯一的全部协议,并替代双方此前达成的任何书面的或口头的约定。 委托人(客户):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电话: 地址:
委托代理人签署合同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委托代理人签署合同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委托代理人是指基于被代理人的授权行为而享有代理权的代理人。
《合同法》
第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委托代理可以采用口头形式,也可以采用书面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如果是书面形式的委托代理,应当签发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属单方法律行为,一经被代理人签发,立即生效。授权委托书是产生委托代理的根据。在民事活动中,如果
第三人要求证明委托代理的资格,委托代理人应当出示授权委托书。在委托代理中,委托代理人必要时可能将受委托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事项再委托给其他人办理,这叫转委托。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委托代理人为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转委托他人代理的,应当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没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应当在事后及时告诉被代理人,如果被代理人不同意,由代理人对自己所转托的人的行为负民事责任,但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转委托他人代理的除外。委托代理人在授权范围内签署的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那么因无代理权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呢?根据《合同法》第48条
第一款规定,无权代理行为人签订的合同被代理人未予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无权代理行为人须承担后果;该条
第二款规定了相对人的催告权和撤销权,即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追认本合同,相对人如属善意可以在被代理人追认之前撤销合同。该条规定强调了对被代理人利益的保护,也注意了对相对人、特别是善意相对人利益的保护。但在适用该条规定时,亦不能忽略被代理人所承担的义务,不能忽略对无权代理行为人利益的保护,以与当今民商法律保护交易安全、促进流通效率的价值观念相合。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29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著作权署名权可以归委托人吗
著作权当中的署名权是可以归属于委托人的,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受他人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可以由委托人和受托人自行协商确定,如果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署名权也归委托人,就应该按照合同约定处理,合同中没有约定的,著作权归受托人。
10w+浏览
知识产权
关于著作权中的署名权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关于著作权中的署名权问题解答如下, 一般情况下,作品上会署明作者,而且这个作者一般都是著作权人,但是著作权和署名权是有区别的,
1.署名权与著作权在主体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范围上来看,著作权包含了署名权。这是因为作者并不等同于著作权主体。著作权包含有多种权利,其主体情况复杂,作者仅是著作权基本主体之一。除了作者之外,著作权主体还包括继承人、国际组织等。署名权可以于著作权其他权利而成为作者单独享有,故署名权主体并不等同于著作权主体。
2.客体不同,署名权的客体,主要有“作品说”与“人格利益说”两种。一般来说,人格权所要维护的是某种人格利益,署名权虽然属于民法上的人格权而不属于身份权,其理所当然应以某种利益为客体。这种客体是什么呢应是“作者与作品的联系”,具体地讲就是作者对自我身份的公开进行控制。著作权法保护的只是作品,而不是作品的载体,因为作品载体可以有许多种,而作品本身只能是一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快速解决“知识产权”问题
当前629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委托作品著作权归谁
[律师回复] 解答如下, 委托作品,是指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的委托而创作的作品。一般来说,双方当事人会约定,受托人创作完成作品后应当提供给委托人使用,而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范围和方式使用并向受托人支付报酬。实践中,认定委托作品时需要注意,如果受托人接受了委托但是没有进行创作活动,比如甲公司委托乙公司绘制用于装饰的油画,乙公司又将此作为工作任务交由职员丙完成,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作品就不宜认定为委托作品。丙创作的油画应作为职务作品处理。还有,如果委托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又存在劳动法律关系,这时委托作品容易被误认为职务作品。区分二者的关键在于:委托作品的受托人从事创作是在履行与委托人达成的民事合同,通常是委托合同或者承揽合同;而职务作品的作者进行创作是为了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下达的工作任务,也就是在履行作者在该法人或者该组织中应当履行的职责。我国著作权法从保护作者权利的角度出发,对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进行了规定。
一、受托人和委托人可以自行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这一方面是尊重作者也即受托人的意愿,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委托人有效的使用作品。但是,双方当事人可以自由约定其归属的仅限于著作财产权,而不包括著作人身权。著作人身权只能属于受托人。
二、在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法律规定著作权属于受托人。这是因为受托人接受委托创作完成作品,是委托作品的作者。基于保护作者、鼓励创作的立法目的,在无约定的情况下,著作权应当被赋予受托人。当然,受托人在享有著作权的同时也受到如下的限制:
(1)受托人应当按照约定将委托作品提供给委托人使用。委托人有权在约定的范围内使用。如果没有约定使用范围,委托人可以在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范围内免费使用。现实中,有些艺术摄影企业为了垄断顾客日后的加印照片生意,借口对顾客的艺术照有著作权,拒绝履行上述义务,扣留照片的底片。对这种行为,顾客可以追究其违约责任。
(2)受托人行使著作权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妨碍委托人的正当使用。比如受托人接受委托设计商标标识后,不论委托人是否将该商标注册,都不得再以侵犯发表权为由阻止委托人在其商品、服务上使用该标识,也不得许可委托人的竞争对手使用该标识。关于委托作品的著作权,一般情况下是由双方协商确定,要是约定不明或没有约定的话,则该委托作品的著作权是归受托人所有的。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您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咨询网站相关的知识产权律师,他们会根据您的情况,为您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美术作品委托创作注意事项
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美术作品委托创作注意事项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10w+浏览
知识产权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29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美术作品委托创作注意事项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美术作品委托创作注意事项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0w+浏览
知识产权
著作权和署名权有什么区别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著作权和署名权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一般情况下,作品上会署明作者,而且这个作者一般都是著作权人,但是著作权和署名权是有区别的,
1.署名权与著作权在主体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范围上来看,著作权包含了署名权。这是因为作者并不等同于著作权主体。著作权包含有多种权利,其主体情况复杂,作者仅是著作权基本主体之一。除了作者之外,著作权主体还包括继承人、国际组织等。署名权可以于著作权其他权利而成为作者单独享有,故署名权主体并不等同于著作权主体。
2.客体不同,署名权的客体,主要有“作品说”与“人格利益说”两种。一般来说,人格权所要维护的是某种人格利益,署名权虽然属于民法上的人格权而不属于身份权,其理所当然应以某种利益为客体。这种客体是什么呢?应是“作者与作品的联系”,具体地讲就是作者对自我身份的公开进行控制。著作权法保护的只是作品,而不是作品的载体,因为作品载体可以有许多种,而作品本身只能是一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第十条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和以类似摄制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十一)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或者以类似摄制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前款第
(五)项至第
(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本条第一款第
(五)项至第
(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快速解决“知识产权”问题
当前629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著作权人的署名权可不能转让
[律师回复] 对于著作权人的署名权可不能转让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著作权人的署名权可不可以转让
著作权转让的对象是财产权。故不可以转让。在我国,作者依法享有的著作权具体包括十七项。其中,前四项(即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为著作人身权,后十三项(即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等)为著作财产权。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作品的作者可以许可他人行使或者转让上述后十三项权利,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也就是说,对于著作财产权,作者是可以依法自由进行处分并获利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法律并未对著作人身权作出相同的规定。因此对于这四项权利,作者是不得许可他人使用或进行转让的。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作品不仅仅能像其他财物一样为作者带来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它同时还凝聚了作者的智慧,承载了作者的精神,是作者人格的体现。作者与作品之间的联系是基于创作者的身份而存在的,由此而产生的著作人身权是一种基本的、固有的、绝对的、非财产性的权利,是不可剥夺且不可被替代的权利。故而只有作者本人才有权决定是否将作品公之于众,有权在作品上署名,有权自己或授权他人修改作品,并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我国著作权是出于对著作人身权的充分认识、尊重和保障,才作出了这样的规定。
从另一个角度讲,著作人身权,特别是署名权的行使和保护,不仅关系到作者的权益,也会影响到社会公众利益。因为作者是谁不仅代表了作品的艺术水平,也往往决定了作品的市场价值。这一点在美术作品上表现得尤其突出,很多人正是基于对某一画家的推崇才会不惜付出大量时间和金钱去欣赏和收藏其画作。由此可见,无论是将他人的作品拿来签上自己的大名,还是允许他人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所涉及的都不仅仅是署名者与实际作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名不副实的情形,势必会影响到相关公众的判断,并对他们的利益造成损害。因此,对于美术作品的作者来说,充分了解并依法行使著作权,是一件既于己有利,又于人有益的事情。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 > 著作权 > 著作权署名权委托创作的规定是什么?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