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役是刑事处罚措施,并不是刑事强制措施,拘役是不能折抵缓刑期限的。
罪犯在被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那么此时羁押一日就可以折抵日后的刑期一日,即判决执行之前犯罪分子被采取刑事拘留、逮捕等剥夺人身自由措施的,应当羁押一日折抵拘役刑期一日。
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即从犯罪分子实际执行拘役开始计算。
对于虽已作出拘役判决,但犯罪分子尚未交付公安机关执行的,还不能算判决执行之日,不能开始计算刑期。
同时规定,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判决执行之前犯罪分子被采取刑事拘留、逮捕等剥夺人身自由措施的,应当羁押一日折抵拘役刑期一日。
二、拘役的执行是怎样规定的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享有两项待遇:
探亲;
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拘役与有期徒刑不同的是:
①期限不同。
拘役的刑期较有期徒刑短,适用于罪行较轻的罪犯;
而有期徒刑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适用于罪行较重和罪行严重的犯罪分子。
②法律后果不同。
被判处拘役的罪犯,服刑期满后再犯罪的,不作累犯论处;
而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刑满释放或赦免后5年内,再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则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③执行场所不同。
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而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监狱或其他劳改场所执行。
④待遇不同。
被判处拘役的罪犯每月可以回家1~2天,参加劳动的,可酌量发给报酬,而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服刑期间不能回家。
拘役还与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不同。
拘役是刑罚的一种。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在紧急情况下限制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人身自由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行政拘留是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而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人实行的行政处罚。
由于拘役的强度要轻于有期徒刑,因而虽然二者都存在刑期折抵的情况,但规定的折抵情况却不一致。
其中若是被判拘役的话,那么之前先行羁押一日的,此时可以折抵刑期一日。
但要是被判有期徒刑,则在折抵的时候就是先行羁押二日折抵有期徒刑刑期一日。
根据上述文章中的内容,相信已经解答了您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要多了解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有法律问题时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才可以更好的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话,可以查看本站其他内容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