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参与诈骗如何判?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实施诈骗行为的公民若并没有满十六周岁,那么并不会被判处刑事处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骗罪与招摇撞骗罪的区别包括主观目的、犯罪手段、财物数额要求和侵犯的客体,均有不同。
1、侵犯的客体不同。
前者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对社会的正常管理活动,后者侵犯的则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侵犯对象不同。
前者的对象既包括钱财等物质性利益,也包括非物质性利益、后者的对象则仅限于钱财。
3、构成犯罪的手段不同。
前者只能是采用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地位、职称的方法进行欺骗、后者则可以用任何方法进行诈骗。
4、犯罪数额不同。
前者的成立不以诈骗财物数额较大为要件、后者则必须达到规定的数额才构成犯罪
5、犯罪目的不同。
前者行为人可以是追求物质性利益,也可以是追求非物质性利益、后者则仅限于非法占有物质性利益(公私财物)。
不管公民是否是未成年,否不得实施诈骗行为,大部分公民实施诈骗行为的目的,是为了非法占有他人的财产。根据规定,诈骗金额若是达到一定的标准,就有可能会被认定为是涉嫌犯了诈骗罪。一旦罪名成立,即使犯罪分子是为未成年人,也有可能会受到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