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在的行政法有两大基本原则:合理性和合法性原则;
由于我们国家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行政法典,具体的法律内分布在各个具体的法律规范中,所以在行政行为时既要合法又要合理。
《行政处罚法》第四条
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二、法院处理行政复议的程序有哪些
行政复议的具体程序:
一、复议申请申请人自应当知道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二、复议受理。
1、复议机关对复议申请进行形式审查,并在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决定。
2、对不符合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对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但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告知申请人向有关复议机关提出;对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的,且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即为受理。
三、行政复议。
四、执行。
1、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自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应当履行行政复议决定。
2、申请人不服行政复议决定的,自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法》第九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三、我国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行政执法必须坚持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等原则。
1、合法行政原则。行政执法权的享有和行使必须有法律依据或者符合法律,不能与法律相违背。
2、合理行政原则。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避免采取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
3、程序正当原则。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证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4、高效便民原则。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
5、诚实守信原则。行政机关公布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
6、权责统一原则。行政机关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物的管理职责,要实现权利与职责相统一。
《行政处罚法》第四条
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通过上述文章中的内容,相信大家已经对行政法特有的基本原则有哪些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建议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相关的法律知识,才可以在遇到法律问题的时候可以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针对上述文章中的问题,如果您还有不清楚需要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和律师进行在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