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
乃当犯罪行径酿成之后所应承受之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则被简称为民事法律责任,即在民事活动领域内,任何民事主体若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那么依照民法制定的相关规定,他们将会面临对自身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表现为基于法律特殊规定而必须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二、民事责任和民事义务有几个区别
民事责任和民事义务有两个主要区别:
1、性质不同。根据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规定,产生民事义务。义务是义务人的行为,即义务人履行义务,实现权利人的权利;义务人不履行义务,不能实现权利人的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因此,从权利、义务、责任的关系来看,民事义务的本质是权利人实现民事权利的必要条件;民事责任的本质是促进义务人履行民事义务的辅助条件,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法律强制措施;
2、法律约束力不同。民事义务产生后,具有法律约束力。这种约束力是指义务人不履行义务时,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基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平等自愿原则,权利人不能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民事责任是强制性的。当义务人不履行义务时,权利人有权要求义务人承担民事责任,或者要求司法机关强制义务人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第一百二十条民事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区别”,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