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一岁父母离婚孩子怎么判
当宝宝一周岁时,如果其父母选择离婚,通常情况下都会将宝宝的监护权判给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如何作出判决呢?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规定,法院需要根据利于儿童健康成长为原则进行判定,因此通常情况下,一周岁的幼儿会被授予母亲作为其监护人的权利。
然而,法律也提供了父亲拥有获取孩子监护权的机会。
具体来说,如果母方存在以下任何一种状况,都可能导致法院将小孩子的监护权判给父亲:
首先是母方患有长期且治疗困难且容易感染他人的疾病或者其他严重到对个人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疾病;
其次是尽管母方具备抚养小孩的能力但却尽孝了抚养责任,而此时如果父亲提出想让小孩和他一同生活的要求;
最后是因为其他非感情因素,使得小孩子无法继续跟随母亲生活下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孩子一岁半父母离婚后抚养权怎么判
一岁半的孩子父母离婚,抚养权应当归母亲一方。
父母双方协议不满两周岁子女由父亲直接抚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但是母亲有下列情形之一,父亲请求直接抚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
(二)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
(三)因其他原因,子女确不宜随母亲生活。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法律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保护弱者,制约强者,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但是,法律的力量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规定和惩罚,更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理解和遵守。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孩子一岁父母离婚孩子怎么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学习和理解法律,去遵守法律,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