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离婚孩子可以改成母姓吗?
在父母离异的情况下,子女是被允许改变母亲的姓氏的。
然而,在孩子尚处于未成年阶段时,更名所必需征求得到的同意不得仅限于其中任何一个监护人的单独批准,而必须是所有监护人都必须给予认同才可令该名更改得以实现。
若孩子已经成年,那么他们便拥有了自行决定是否更改姓名的权力。
进一步细致地去阐述,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为例,由于此类人群缺乏将自身真实意愿表达出来的意愿能力,故而其姓名权应被视为在监护人手中执行,或者经过监护人同意之后由自己来执行。
至于受限制民事行為影响的未成年人,问题的复杂性将会体现为,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明确表示,当父母二人关于十岁及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应随父亲或母亲生活产生争议时,需考虑到该子女的个人意愿。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父母离婚孩子名下的财产能分吗
在我国现行法律条文中明确指出,父母离婚涉及到的子女名下财产状况通常是无法予以分割的,仅能就夫妻双方拥有的共有财产进行公平合理的分配。
此种法律设定意味着,夫妻在决定离婚之际有责任对其共有的所有财产进行协商处理;
倘若协商未能达成共识或陷入僵局,则必须委托给具有权威性的人民法院依据财产的实际情况,按优先保护子女权益、尊重女性地位以及确保无过错方权利不受侵害的原则给予公正裁决。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父母离婚孩子可以改成母姓吗?”,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