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第六十九条明文规定,对于被依法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等刑罚的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如果能够严格遵纪守规、积极参与教育改造并有明显悔过自新表现的,或者表现出立功行为的,依照相关程序可以予以适当减刑。
其中,对于具备以下重大立功行为之一者,应当予以特别减刑:
(1)成功阻止了他人进行重大犯罪活动;
(2)提供了有关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的真实有效举报;
(3)独立完成了发明创造或具有重大技术创新成果;
(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勇于救助他人生命安全;
(5)在抵御自然灾害或排除重大事故过程中,表现出色;
(6)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其他重大贡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七十八条
【减刑的适用条件与限度】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二、盗窃罪判三年多少钱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相应法律条款可知,盗窃罪可划分为如下几类量刑范围:
首先,若行为人实施盗窃公私财产之犯罪行为,且其盗窃金额属于较大范围内,或者在犯罪过程中呈现出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武器或工具进行盗窃以及扒窃等情况,应依照法定程序,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需承担罚金的处罚;
在此之中,所谓“数额较大”,即指盗窃公私财产价值达到了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的范畴;
其次,若行为人所实施的盗窃行为涉及到数额巨大的情形,或者在犯罪过程中出现了其他严重情节,则应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的处罚;
再者,若行为人所实施的盗窃行为涉及到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形,或者在犯罪过程中出现了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则应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同时还需承担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处罚;
最后,关于罚金的具体数额,应按照以下标准予以确定:
一千元以上,但不得超过盗窃数额的两倍;
若未涉及到盗窃数额或者盗窃数额无法准确计算时,罚金的数额应在一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盗窃地点无法查证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
盗窃毒品等违禁品,应当按照盗窃罪处理的,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第十四条
因犯盗窃罪,依法判处罚金刑的,应当在一千元以上盗窃数额的二倍以下判处罚金;
没有盗窃数额或者盗窃数额无法计算的,应当在一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判处罚金。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盗窃罪判三年半能减刑吗”,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