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刑事诉讼法中,有一条关于隐藏犯罪所得的处罚规定。这种行为若被认定为犯罪,则将面临一定程度的刑罚。
然而,在某些情形下,犯了这种罪行的罪犯仍有可能获得缓刑的宽大处理。其具体条件如下:
其次,他们必须具有悔过自新的表现;
再次,他们应该能够证明自己不再存在犯罪的风险;
最后,缓刑决定不得对该犯人所在的社区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两种情况是不能给予缓刑的:
1.若此罪犯曾受过刑法处罚并且已经服完所有刑期;
2.对于累犯以及犯罪团伙中的首要分子,他们是无法获得缓刑的。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初犯者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具体所判处的确切刑期,需根据多重因素综合考虑后才能确定。一般的处置原则如下:
首先,对于触犯了掩饰犯罪所得罪的行为人,法律会给予相应的刑罚判决,通常需要在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之间进行选择,同时还将对其实行单一或多个金额的罚金制裁;
其次,如果此类行为的程度较为严重,犯罪分子将会被罚款三年以上但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且同样会伴有罚金的处罚。
最后,存在一些人,他们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时表现出了法定意义上的从宽处罚情节,或者在为自己的近亲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时,他们属于初犯以及偶犯的情形下,我们可以考量这些因素并认为他们的犯罪情节相对轻微,可以免于刑事处罚。关于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四个:
第一,客体为司法机关运作过程中的犯罪查证和犯罪追回工作;
第二,客观方面包括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等行为的掩饰以及隐藏;
第三,主体为16岁及其以上,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最后,主观要求须是一种明确的感觉,应明知该物件很可能是犯罪所得或犯罪所得收益,一旦行为人明确知晓该物件很可能是犯罪所得,便可断言他们已经在主观上形成了明显的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之中,对于隐匿犯罪所得的行为,如果情节严重的话,会被视为犯罪然而,在符合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此类罪犯仍有可能获得缓刑的宽大处理这些条件主要包括所涉及的罪行应属于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范畴罪犯必须具有真诚的悔过之意和良好的改造表现,能够证明其不再存在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同时,缓刑的实施也不能给社区带来明显的不良影响但是,曾经受到过刑罚并已经执行完毕的罪犯,以及累犯或者属于犯罪团伙首犯的人,并不适用于缓刑的制度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