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绑架罪未完成形态如何认定
在对绑架罪的未完成形态进行判定过程中,我们需深入思考及斟酌以下几个要点:1.犯罪行为是否已正式展开: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简称《刑法》)中的第二十三条规定,只有当犯罪者已经实质性地展开了犯罪行为,才可能被确认为犯罪未遂。这也就是说,犯罪者必须已经开始实际执行特定的犯罪活动,而并非仅仅停留在犯罪意念阶段。2.未得逞的根本原因:作为犯罪未遂的另一个必备条件,即“因为犯罪者意志之外的原因而未能实现其犯罪目的”。这就意味着,犯罪者之所以未能成功完成犯罪,主要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被警方逮捕、遭遇意外事件等等,而非其自身主观意愿发生变化。3.法律责任承担: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的明确规定,对于未遂犯,法院可参照既遂犯的标准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4.绑架罪的具体法律规定: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的详细阐述,绑架罪的刑罚范围涵盖了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乃至无期徒刑,同时还会附加罚金或没收个人财产的惩罚。对于未遂犯,同样可以参照既遂犯的标准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综合上述各点,若某位犯罪者已经开始实施绑架行为,然而却因意志之外的原因未能最终完成犯罪,那么这种情况便可被视为绑架罪的未完成形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犯罪未遂者可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待遇。至于具体的处罚力度,则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节以及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来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绑架罪未遂情形有哪些
认定绑架犯罪未遂的两种情形:
(1)当行为人开始实施绑架行为之时,由于被害人的强烈反抗或者他人的及时援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原本计划的绑架行动未能顺利完成,进而导致行为人未能有效地实际掌控被害人;
(2)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行为人已经成功地将被绑架者劫持为人质,但由于意外的外界干扰、不可预测的主观意志改变等多种主客观因素,使其未能及时地向对方提出非法要求并实现其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在界定绑架罪未竟形态的问题上,关键在于对犯罪行为是否已经实质性的开展以及未能成功实施是因为外界客观因素而非罪犯主观意愿发生转变这两点进行确证。依据我国《刑法》的明确规定,未遂犯都可以获得较轻或者适当减轻惩罚。关于实际刑罚,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未遂犯会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至终身监禁的严厉惩处,同时还可能被课以罚金或者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最终的判决结果将会由法官依据案情的具体情况以及拥有的法律斟酌权来决定。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