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病人能拘留吗?
精神病患者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遭到拘留的职责所在。
然而,若患有精神疾病的公民在无法表达或无法控制自我行为时导致了严重危及安全的后果,依据法律程序鉴定并确认后,将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但若是间歇性精神疾病患者在其精神状态稳定的时刻实施犯罪,应负相应的刑事责任。
此外,对于那些尚未完全失去识别或控制自身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同样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义务。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二、精神病人能离婚吗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在婚姻关系中,精神疾病病人同样具有行使离婚权的能力。然而由于他们并非完全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因此在处理相关事宜时通常需通过诉讼离婚途径来解决;除非该精神病人为间歇性的患者,其在保持清醒且未患病的状态下,确实有可能进行协议离婚的手续办理。
另外根据我国现行法规,若某一方在婚前故意隐瞒实情,称自己并无精神病症,但事实上却在婚后仍未能治愈;或是在双方结婚前已知晓配偶患有精神疾病,不顾一切与之结合;抑或是在婚后共同生活过程中,一方突患精神疾病且久治不愈,在此种情况下,若另一方坚决认为无法继续维系这段婚姻,那么向法院提出离婚申请后,法官是可能会准许离婚请求的。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精神疾病患者若陷入无法识别和控制自身行为之境地,且这些行为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则依照法定程序进行鉴定确认后,可以免于承担刑事责任。然而,间歇性精神疾病患者在其心智功能稳定状态下实施犯罪行为,仍需负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同时,那些虽然尚未完全失去辨识或控制自我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在实施犯罪行为后同样应当承担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