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买保险得病了不赔怎么办
1.协商解决2.提交仲裁3.诉诸法律手段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保险公司拒绝赔偿的几种常见情形:
1.未能按时支付保险费用。在人身保险合同中,投保人在缴纳首期保险费用后,保险合同即刻生效。自此以后,投保人需按照约定定期缴纳保险费用。若超过宽限期限后,投保人仍未缴纳保险费用且没有保费自动垫交功能的话,那么保险合同将进入效力中止阶段。在此期间内发生的任何保险事故,保险公司有权拒绝赔偿。
2.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保险合同是一份以诚信为基础的合约,在签订合同时,投保人有义务向保险公司如实告知相关信息。如果投保人故意隐瞒重要事实,那么在出险后,保险公司有权拒绝赔偿。例如,某位购买重大疾病保险的被保险人在投保前刻意隐瞒了患有乙肝的病史。
然而,一年后他却被诊断出患有肝癌,此时保险公司便有理由拒绝赔偿。
3.保险事故并不符合保险责任范围。例如,假设被保险人购买了一款分红型保险产品,并因疾病原因需要住院治疗。然而,由于这款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并不包含医疗保障,因此被保险人无法获得相应的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五十七条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与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其他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信息共享机制。
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履行职责,进行监督检查、调查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在实际操作中,确立保险受益人所需的具体信息主要包含受益人的姓名与身份证号码,当涉及受益人为未成年人时,则需补充相应的出生证明复印件及户口本所记载的其身份号码等详细资料。依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所做出的权威司法解释,投保人指定受益人如未得到被保险人的明确同意,该指定行为将被人民法院视为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九条
投保人指定受益人未经被保险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应认定指定行为无效。
当事人对保险合同约定的受益人存在争议,除投保人、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之外另有约定外,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一)受益人约定为法定或者法定继承人的,以民法典规定的法定继承人为受益人;
(二)受益人仅约定为身份关系,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为同一主体的,根据保险事故发生时与被保险人的身份关系确定受益人;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为不同主体的,根据保险合同成立时与被保险人的身份关系确定受益人;
(三)约定的受益人包括姓名和身份关系,保险事故发生时身份关系发生变化的,认定为未指定受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