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假账10万元会坐牢吗
若实施假账行为涉案金额高达十万元且在应纳税额中占据百分之十以上的比例,则可能被认定为逃避税款罪而面临刑事指控,通常情况下将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需缴纳相应罚金。
然而,若纳税人在税务机关依据法律规定向其发出追缴通知之后能够及时补缴所有应纳税款以及滞纳金,并且已经接受了行政处罚,那么便有可能避免刑事责任,无需入狱服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做假账分红股东权益合规吗
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实施虚假财务记录的行为,无疑将被视为违法行为,若情节严重,甚至将触犯刑法。具体而言,此类违法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某些企业在无法支付股息的情况下,强制要求股东实施虚假财务记录以规避税收责任;
其次,尽管企业不向股东支付红利可能是合法的商业决策,但是强迫股东制造虚假财务记录则明显违反了法律规定,股东有权拒绝企业的这种无理要求,并可依法对其进行举报;
最后,企业要求股东制造虚假财务记录,也可能是为了防止其他人员制造虚假财务记录,从而避免财务信息泄露,进而避免企业遭受相应的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条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