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关于老年人赡养费问题的相对标准如下所示:
1.在确定老年人的基本赡养费方面,我们设定各地区居民的平均消费支出以及低保补助为上下限,然后根据赡养人收入的占比(例如大约20%左右)来进行计算。
2.另外一种方式则是通过计算子女家庭的人均月收入作为参照物,若子女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那么就意味该子女无法向父母提供赡养费。反之,当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超过最低生活保障线时,超出部分将按照这样的情况:两个子女以内的,应纳的赡养费按照50%来计算;三名或以上子女的,则是按照40%的比例来计算抚养费。
最后,所有赡养费的总额除以被赡养的人口数量,即可得出每位被赡养人所需支付的赡养费。
其次,赡养费具体的给付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老年人的基本赡养费;
第二,老年人在生病时所产生的医疗费用;
第三,生活无法自主的老年人所需的照护费用;
第四,老年人的住房费用;
第五,必要的精神消费支出;
第六,缴纳保险金的相关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二、民法典赡养老人怎么规定的
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赡养老人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具体而言,以下三个方面构成了完整的赡养规则体系:
首先,成人间亲子关系所赋予的赡养责任与扶持义务必须得到充分体现,以确保父母得到充分的照顾与帮助;
其次,当成年子女无法有效履行其赡养职责时,对于那些年老体弱且失去自力更生能力或生活处于困境中的父母来讲,他们享有向成年子女请求支付赡养费用的法定权益;
第三,虽然父母之间的婚姻状况可能发生改变,但是作为子女的赡养义务却不会因此而中断或消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父母子女之间的法律义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赡养费用的具体数额需参照当地居民的平均消费支出数额以及享受的低保补助情况进行设定,并且将依据赡养义务人的个人收入比例(例如20%)予以计算得出。倘若被赡养人的子女家庭成员的每月人均收入未达到当地的最低保障线,那么他们便无须承担任何赡养费用;而当其家庭人均月收入超过该水平时,便需要按照子女的人数进行分摊,并根据各自的收入比例来确定应支付的赡养费用。赡养费用的范围包括了基本生活所需的费用、医疗费用、护理费用、住房费用、精神文化消费以及保险金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