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体工商户店员侵吞营业款怎么处理
关于个体工商户员工实施职务侵占行为时的处理策略可作如下推荐:
首先,考虑到员工在案件中仍在职,涉案财产数额相对较小,同时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完善,那么便可以根据这些规章制度来对违规的员工进行相应处置,主要包括责令赔偿公司损失或者将非法所得归还公司等措施;若员工拒不执行,可以尽快采取报警措施以保障权益;而当案件涉及财产数额较大(通常情形下是指超过人民币六万元的情况),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者可以按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以职务侵占罪为由,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同时附加相关民事诉讼请求,要求员工归还被侵占财物、赔偿公司所遭受的经济损失。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挪用资金罪的刑事立案标准如下:
第一,若行为人以营利为目的,挪用其所在单位资金的数额达到人民币五万元以上;
第二,如果行为人在三个月内未能归还其所挪用的上述本单位资金数额达人民币五万元以上;
第三,如果行为人在三个月内未能归还其所挪用的上述本单位资金数额达人民币三万元以上,并且将该笔资金用于从事非法性质的活动时,均应当依法予以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于涉及个体工商户员工的职务侵占行为,我们特此提供以下专业性的法律建议:首先,倘若该名员工的职务侵占行为所涉及到的经济利益相对较少而且公司内部的管理体制比较健全的话,企业可以依据已建立的规章制度进行责任追究。例如,直接责令该员工全额赔偿或者将其所获取的非法收入尽快予以返还给公司均在考虑之中;其次,如果员工对上述决定不服从并且继续实施反抗措施,那么相关负责人应该迅速拿起法律武器,向公安机关报案以便维护权益、惩治犯罪。最后,如果职务侵占行为所涉及的财务额度达到较大规模(一般指超过人民币六万元),那么经营者和企业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其中的第二百七十一条相关内容,按照职务侵占罪的定性,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请求。同时,此类诉讼需要的诉求便是让责任人全数就回侵吞之物,并向受害方赔偿相应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