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如下:“若有人采取暴力手段、威胁手段或其他不正当方式强行掠夺他人公私财物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还需接受相应罚金惩罚。但若情节严重,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同时需缴纳适当罚金或者全数没收其财产。具体而言,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情况:
(1)实施家庭抢劫行为;
(2)在公众运输工具内进行抢劫活动;
(3)对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实施抢劫;
(4)多次进行抢劫,或者抢劫财物数额庞大;
(5)抢劫过程中导致他人重伤或死亡;
(6)假扮成军警人员进行抢劫;
(7)持有枪支进行抢劫;
(8)抢劫军事用品或用于抢险、救灾、救济的物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抢劫罪的量刑标准包括以下几种情形:一般抢劫行为,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抢劫致人重伤或死亡、冒充军警人员抢劫、持枪抢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等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公安局认定寻衅滋事罪怎么处理
针对涉及寻衅滋事行为的人员,若其所涉行为尚未达到犯罪程度,将依法予以治安处罚,包括在5日内至10日内处以拘留,可同时科罚500元人民币以内的罚款;而对于情节较为严重者,将处以10日以上15日以下的拘留,同样可以并处1000元人民币以内的罚款。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明确指出:对于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非法手段。非法侵占和掠夺他人的财物,且恶意抢劫公家或私人财物的行为人,依照法律规定应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十年不等,同时还需缴纳一定金额的罚金。若此类犯罪情节较为恶劣,则应当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无期徒刑,甚至可能被判处死刑,并且仍需要缴纳罚金或者被依法没收全部财产。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也包括了对家庭成员实施的抢劫以及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进行的抢劫等严重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