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帮信罪和诈骗一样吗
帮信罪与诈骗罪在法学理论及法律规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乃是指行为人在明知他人意图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行为的前提下,仍为之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关键性的技术支撑服务,甚至包括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辅助性功能,且情节严重者。而诈骗罪则特指行为人为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手段,诱使他人交付财物,且涉案金额达到法定标准,或具有其它严重情节的犯罪行为。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帮信罪着重关注的是为网络犯罪提供协助的行为,而诈骗罪则是直接实施了骗取他人财产的行为。对于帮信罪而言,其成立必须同时满足“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以及“提供帮助”这两个条件;而诈骗罪的成立则需满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及“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这两个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帮信罪和诈骗罪判多久刑期
关于骗取他人财物并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类案件所适用的量刑标准有如下几点:
首先,针对诈骗罪,根据刑法相关条款,其裁量标准主要依据被害方实际受害金额。
具体来说,当涉案财物的价值达到人民币3000元至1万元、3万元至10万元以及50万元及以上时,将依次被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相应地,在量刑上则会从拘役或者管制开始,直至判处有期徒刑大于等于10年,同时还可能附加罚金或者没收个人财产等惩罚措施。
其次,对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其量刑标准通常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该罪名并非以犯罪数额作为衡量标准,因此犯罪数额并不直接影响量刑结果。如果行为人在实施帮信罪的过程中同时触犯了诈骗罪,那么将会按照处罚较重的规定进行定罪量刑。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
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择一重处】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在刑法领域中,帮信罪指的是明知他人意图运用信息网络进行犯罪活动却仍然为其提供技术支持的违法行为,而诈骗罪则主要表现为通过故意制造虚假事实或是遗漏真相来获取他人财物的行为。相较之下,帮信罪需要同时满足知情以及协助他人进行犯罪这两个条件,而诈骗罪所依赖的则是非法占据他人财产以及采取欺诈性的手法。因此,从行为方式及最终目的来看,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