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打架造成对方轻伤二级怎么判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未满16周岁的青少年,若其参与打架斗殴行为并造成对方人员为轻伤二级的后果,将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也就意味着他们不会被判定入狱服刑。
然而,当此类青少年已经达到法定成年年龄即16周岁时,如果其在此次打架斗殴事件中造成了对方人员为轻伤二级,那么他们将需要面临相应的刑事处罚,即可能被判入狱服刑。具体而言,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等惩罚。在情节更为严重的情况下,例如导致他人重伤或死亡,或者使用极其残忍的手段致使他人重伤并造成严重残疾的,则将面临更长时间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的严厉惩罚。
至于轻伤二级的情况,通常会被判处一年左右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由于这些青少年属于未成年人,因此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往往会考虑对他们适用缓刑制度,从而避免他们过早地进入监狱服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未成年打架取保候审怎么处理
1、通常情况下,办理取保候审的人员其所犯下的罪责较为轻微,若法院依法对其进行审判,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话,那么缓刑的概率将相当之高。
2、在面对那些被判定为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时,如果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则可以被宣布缓刑处理:
其次,犯罪者需具备良好的认罪悔过态度;
最后,犯罪者必须是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正在怀孕期的女性以及已经年满七十五周岁的老年人。
《刑法》第七十二条
【缓刑的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若青少年在未达到法定成年年龄即16周岁时参与打架斗殴并导致对方法定轻伤二级的情况下,并不需要承担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然而,当其年满16周岁后,便须对其行为负有相应的刑事责任。严重触犯刑法规定的故意伤害罪行,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等处罚措施。如果情节特别恶劣,例如造成了重伤、死亡或者采用了极其残忍的手段,那么将会面临更为严厉的法律制裁。针对轻伤二级的案件,通常会被判处一年左右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由于涉案人员为未成年人,因此法院往往会考虑给予缓刑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