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及轻微交通事故的妥善处置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采取以下两种途径来解决问题:
首先是通过双方平等商议的形式来进行调解和解决争端,在此种方式下,事故双方应当即时签订书面协议并明确规定相关赔偿额度及支付方式;
其次如果当事各方均已经完整地履行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相关义务,那么便可在确定事故原因的基础上,依据所达成的协议内容向相应的保险公司提出申请与理赔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二、轻微交通事故取保候审多久
在涉及交通事故的刑事案件中,对实施了重大犯罪行为或存在严重犯罪嫌疑的人采取取保候审的措施,其最长期限不能超过十二个月。
此外,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必须在取保候审期间,持续地进行对案件的调查、起诉和审判等相关工作,不得有所迟滞。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未经执行机关的批准,不得擅自离开所居住的城市或者乡村。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当面临轻微的交通事故时,首要采取协商及调解的方式进行解决,各方当事人均需在现场签署详尽的书面协议以明确赔偿金额以及付款方式。如若涉事车辆曾经投保安全责任强制保险(简称“交强险”),则可以依据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以及协议中的相关条款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无需过分依赖于诉讼程序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