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涉及诈骗犯罪的案件中,当被害方选择启动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时,其诉讼请求的范围应严格限定于所承受的实际经济损失范畴之内,同时需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以支撑自己的主张。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类诈骗案件中介入并在明知情况下参与的人,将被认定为犯罪团伙成员之一,并依照共同犯罪的规定来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然而,若存在证据能够充分证实该中介者对这起诈骗行为毫不知情的话,那么他们就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但仍需负有民事赔偿的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二、诈骗案民事纠纷怎么判
依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第二百六十六条明确指出,实施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已然构成刑事犯罪,应予依法严肃追责。
如若引发民事纷争,受害方有权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是独立发起民事诉讼,以主张其因遭受诈骗行为而招致的损失赔偿请求权。在具体的民事诉讼案件中,审判机关将依据受害者所遭受的实际损失及相关证据材料,对被告是否需承担赔偿责任以及赔偿金额进行裁决。倘若诈骗行为确已给受害者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并且能够证明该损失与诈骗行为存在直接的因果关联性,那么审判机关往往会作出被告方须向受害者赔偿相应损失的判决。
然而,值得强调的是,民事判决并不涉及刑事责任的判定,仅限于解决因同一事实引发的民事权益义务争议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在涉及到欺诈罪行的刑事案件中,对于受害人提出的民事诉讼请求仅限于实际遭受的经济损失部分,并且需要其提供确凿证据加以证明。如果中介人明知自己从事的行为属于犯罪,将会与其他同案被告人一样以共犯的身份接受法律制裁;然而,若其在犯罪过程中完全不知情,则不对其进行刑事追究,但是仍将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负责的民事赔偿部分承担起连带责任。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