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明文规定,有意伤害他人身体的举止将被判定为犯罪行为。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法规并未明确指出故意伤害罪是否一定需要以公诉方式进行处理。
在我们的法制体系之中,公诉代表着国家公诉机关(通常为准检察署)以国家名义对涉嫌犯罪的行为提出诉讼;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若受害者或其法定代理人选择以自诉方式解决问题,他们有权向人民法院提交刑事自诉申请。
倘若自诉人撤销自诉请求,或者自诉人离世、失去行为能力或者受到强制、恐吓等因素导致无法告知,亦或是自诉人主动放弃告诉,那么检察院便可依法提起公诉。
因此,故意伤害罪既可以由检察院作为公诉方提起诉讼,也可以由受害者或其法定代理人以自诉形式进行处理。
至于是否采取公诉手段,这主要取决于具体案情以及当事人的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故意伤害罪七级能判几年
对于蓄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应给予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处罚。如果犯罪情节较为恶劣,致人重伤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极端残忍手段导致受伤者严重残疾或致人死亡者,则需承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的严厉惩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蓄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视为触犯了刑法的底线。在司法实践的操作环节上,此类故意伤害罪行既可以经过国家的公诉机关(例如检察部门)依法提起诉讼程序,亦可以由受害者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为代表,直接向法院提出自诉请求。至于究竟是选择哪种方式进行诉讼,则需要根据每起案件的实际情况以及各方当事人的意愿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