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判缓刑不是简单的看犯罪未遂还是既遂,法律规定了适用缓刑的条件了的,符合条件的就可以缓刑。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二、抢劫未遂能判多长时间
需依据特定情形加以明确判定。
依照我国刑法典之规定,抢劫罪的判罚范围可涵盖两大类情形:
首先是通常情形,期刑期限为三年及以上、十年以下,再附加罚金作为惩罚手段;
其次,当犯罪分子触犯了下述数量众多且极其严重的法定加重情节时,其将面临更为严厉的判罚,即为十年或更长时间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同时须缴纳罚金或被宣告没收全部个人财产:
诸如入户实施抢劫、于公众公车上实施抢劫、对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进行抢劫活动、曾屡次实施抢劫行为、涉案金额巨额的抢劫以及导致他人重伤乃至死亡等极端情况;
另外,如犯罪者假借军人或警察身份进行抢劫活动,或者以武器进行抢劫等暴力犯罪,同样会被视为重罪。
至于针对抢劫未遂的情况,与已经完成犯罪行为的情况相比,可以被视作从轻或减轻判刑的前提和理由。
因此,关于抢劫未遂的判罚标准,应当参考假设这类犯罪行为已经成功实施的情况下所可能承受的刑罚范围,在此基础上,在考虑到犯罪行为尚未造成实质伤害等因素后,予以相应的从轻判罚,或者在幅度以内进行适当的降档处罚。
《刑法》第二十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