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16岁构成抢夺罪吗

最新修订 | 2024-09-15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5人
专家导读 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同样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抢夺不构成犯罪,但可能会受到治安处罚,其法定代理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对于处罚,会综合考虑案件情况、个人情况以及悔过态度等因素来决定。
不满16岁构成抢夺罪吗

一、不满16岁构成抢夺罪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之规定,年满十六周岁者,实施任何形式的犯罪活动均须负刑事责任;然而,对于未满十六周岁者,若涉嫌触犯诸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致其重伤或死亡、性侵犯、抢劫、非法贩卖毒品、纵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犯罪行为时,也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不得有例外。至于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如实施抢夺行为,由于此类行为尚不足以构成抢夺罪,故通常并不追究其刑事责任。但需注意的是,他们仍有可能遭到治安管理处罚,同时其法定代理人亦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此外,具体的惩罚措施将取决于案件的性质、涉案人员的个人状况以及其对违法行为的认识及悔过态度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后作出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满16岁犯罪负刑责;未成年犯重罪如杀人、重伤、性侵等也需担责。未满16岁抢夺不构罪,但或受治安处罚,法定代理人担民事责任处罚综合考虑案情、个人情况及悔过态度。

二、不满16岁打架轻伤如何判刑

未满十六周岁的青少年实施了斗殴行为导致他人受到轻伤级别伤害的事件中,涉案者可不受刑事指控的追究。

因为在年龄未达到法定标准(即十六周岁)的情况下,无法对他们进行刑事处罚。

但是,法律规定必须由他们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对其进行严肃全面的监管教导;

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有必要的话,应当依照相关法令规定进行专门的矫治改造教育。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三、不满16岁犯罪需要负刑事责任吗

依照中国刑法之规定,未满16周岁者在某些特殊情形之下亦须对其犯罪行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详细内容如下所述:首先,对于已年满14周岁而未满16周岁的个体,若触犯了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他人致重伤或死亡罪、强奸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放火罪爆炸罪以及投毒罪等十项重罪名录,则必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其次,如果由于年龄未满16周岁而无法对其进行刑事处罚,那么将责令其父母或监护人对其实施严格的管教措施;在必要的情况下,政府亦可依法对其采取收容教养的方式进行教育改造。然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刑事责任的判定将依据每一个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裁决。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满16岁犯罪负刑责;未成年犯重罪如杀人、重伤、性侵等也需担责。未满16岁抢夺不构罪,但或受治安处罚,法定代理人担民事责任。处罚综合考虑案情、个人情况及悔过态度。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5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42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不满16岁构成抢夺罪吗
一键咨询
  •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23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0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1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3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4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16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8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0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4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0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3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3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7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8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3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沭阳188****296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56****976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0****896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不满16周岁构成抢夺罪吗
未满16岁青少年通常不构成抢夺罪。据我国刑法,14至16岁未成年人仅对严重犯罪负责,如杀人、重伤、强奸等,抢夺罪不在此列。因此,除非抢夺行为涉及更严重罪行,否则16岁以下青少年不会因此受法律追究。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抢夺时不满十六岁是否构成犯罪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抢夺时不满十六岁是否构成犯罪问题解答如下, 你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首先,关于刑事责任、刑期: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关于保证金的问题: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四)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前款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应当退还保证金。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已满16岁抢夺罪能判缓吗
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抢夺罪能否判缓刑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规定的“未成年人”特指未达到十八岁年龄段的公民群体,然而对于“已年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抢劫犯罪行为的,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
10w+浏览
刑事辩护
16岁抢劫如何量刑?我有一个表弟刚满16岁,他骑摩托车抢夺别人的包包及首饰被抓起来了
[律师回复] 未成年人,是指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我国《刑法》
第十七条
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涉嫌抢劫的案件也在大幅度增加。未成年人涉嫌抢劫的案件的法律适用也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
一、未成年人涉嫌抢劫的特点
1、未成年人涉嫌抢劫的一般特点。一般来说,未成年人抢劫的对象也是未成年人,所取得的财物较少,使用暴力不明显或者较轻微或者限于语言威胁。司法解释对如何处理此类一般情况已经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特别是2005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对于未成年人使用或威胁使用轻微暴力强抢少量财物的行为,一般不宜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其行为符合寻衅滋事罪特征的,可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未成年人抢劫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现有的司法解释对此显得力不从心。
2、未成年人涉嫌抢劫的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自1997年以来,尽管因新《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而将大量的未成年人“犯罪”排除在犯罪之外,但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还有上升趋势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据我院对2005年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统计,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总案件数的10%,14-16周岁犯罪人数占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的31%,未成年人犯罪中涉嫌抢劫犯罪的17件占51件的33%。未成年人犯罪中抢劫、抢夺、盗窃三类案件共40件,占51件的78%,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地提高,人数在不断地增加。
3、未成年人涉嫌抢劫的案件呈现出成人化的特点。在未成年人涉嫌抢劫的案件中,从犯罪的客观方面来看,完全符合抢劫罪关于两个“当场”的要求,即当场使用暴力或者暴力相威胁、当场获取财物。这一点与成人抢劫没有任何差别。除此之外,一部分未成年人抢劫案件也呈现出成人化的特点。

一,从有无犯罪预谋来看,未成年人犯罪一般属于偶发犯罪,事先很少预谋,而司法实践中未成年人涉嫌抢劫的案件中,很大一部分案件事先有预谋、有准备、有分工,组织策划严密,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非法占有他人钱财。

二,从作案对象来看,以往未成年人抢劫一般针对的也是未成年人,但司法实践中,一部分不良少年逐渐将作案目标扩展到老人、妇女或者残疾人甚至成年男子,其社会危害性与成年人犯罪没有任何区别。第
三,从作案手段来看,以往未成年人抢劫的手段一般限于语言威胁、轻微暴力,但未成年人涉嫌抢劫的案件中,作案手段残忍、不计后果的情况越来越多。如我院2005年审查的曲某涉嫌抢劫案,曲某15岁,在校学生,为了偿还上网费,窜入被害人张某的小卖部,乘张某打盹之际,持木棒将张某头皮打成肉泥、头发脱落,当张某喊救命时,曲某又持铁锹连续砍击张某头部。

四,从组织形式来看,以往未成年人涉嫌抢劫一般表现为单独作案或者简单的结伙作案,近年来,未成年人团伙作案的情况增多,一般是三五成群,以某一个或几个人为中心,经常作案,有的甚至模仿组织,拉帮结派、拜把子,自封帮会,抢劫作案后还的告诉被害人我是什么什么帮的。

五,从组成人员来看,以往未成年人抢劫的案件一般都是清一色的未成年人,近年来,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结伙作案的情况日益增多,这种情况大量出现,较之单一的未成年人抢劫,社会危害性更大,司法实践中的处理难度也更大。

六,未成年人抢劫的主观恶性逐渐加深。以往未成年人抢劫的动机在于谋财,随着社会矛盾加剧和教育失误,一部分未成年人以犯罪为乐趣,填补精神空虚。如在一起未成年人团伙抢劫案中,14岁的主犯田某说:“我抢劫也并不是因为缺钱,很多时候我把抢来的钱从出租车窗撒出去,要的是那种感觉。抢到钱后有一种成就感,看到受害人紧张害怕觉得很。”
二、争议焦点
面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在实务界出现了不同的处理意见,主要有三种:
1、不论是谁,不论是共同犯罪还是单独犯罪,只要其行为符合抢劫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就应当统一适用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以抢劫罪定罪量刑。
2、对于涉嫌抢劫罪的未成年人,应当统一适用2005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以下简称新的司法解释),以寻衅滋事罪定罪量刑。
3、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涉嫌共同抢劫的,应当分别适用刑法和新的司法解释的规定,即对成年人适用刑法,以抢劫罪定罪量刑,对未成年人以寻衅滋事罪定罪量刑。
三、观点评析
1、第一种观点坚持了罪刑法定原则,但忽视了案件的具体情况。从犯罪构成角度来看,未成年人涉嫌抢劫的案件和成年人抢劫是完全一样的,但一部分未成年人涉嫌抢劫又有不同于成年人的特点,这些特点归结到一点,就是社会危害性程度要小于成年人抢劫。因此,对于这一部分未成年人涉嫌抢劫的案件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来定罪量刑,就可能造成量刑偏重或者畸重。如陈林(20岁)与胡强(16岁)抢劫案,二人在2005年上学期,在某中学门口,采取语言威胁、打耳光、搜身等手段,抢劫过往学生钱财6次,抢得现金19元。如果以抢劫罪定罪,对二被告人应当适用多次抢劫的规定,在十年以上量刑,明显打击过重,不利于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
2、第二种观点注意了案件的具体情况,但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
虽然一部分未成年人涉嫌抢劫的案件社会危害性小于成年人抢劫,但毕竟是抢劫,新司法解释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量刑,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况且,还有一部分未成年人抢劫也呈现出成年人作案的特点,对这一部分未成年人抢劫仍然适用新司法解释则完全没有任何道理。第二种观点认为,适用新的司法解释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没错,保护是保护了,但这是以违反罪刑法定原则为代价的。更重要的是,这种保护是以牺牲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利益为代价的。这种所谓的保护也没有产生积极效应,相反,对于未成年人还会产生这样一种印象,即重罪轻判、轻罪不判,干了坏事还可以不受处罚。这就像家长袒护做了错事的孩子一样,对于孩子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新司法解释实际操作性也比较差,造成司法实践的混乱。对于司法解释中出现的“轻微暴力”、“少量财物”、“不宜”等词语如何把握,没有量化标准,地区与地区之间不一样,公安机关、和之间不一样,甚至同一的不同法官之间也不一样。同样的案情,在这个可能定抢劫罪,但在另一可能定其他罪名。执行新司法解释的结果,就是产生新的司法不公。
3、第三种观点表面上兼顾了罪刑法定原则和案件的具体情况,但严重违背了共同犯罪理论。对于参与共同犯罪的犯罪嫌疑人来说,对于相同的犯罪事实,只能以相同的罪名定性,而不可能是一部分人定这个罪,另一部分人定那个罪。如果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共同抢劫作案,对成年人定抢劫罪,而对未成年人定寻衅滋事或者其他罪名,则严重违反了共同犯罪的这一理论。
四、司法建议
实际上,上述各种观点都有其合理的一面,同时也有其无法克服的缺陷,归根到底都是成文法的缺陷。成文法永远也不可能涵盖司法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用司法解释的方法对成文法打补丁也不能弥补成文法固有的缺陷。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在成文法的基础上,建立以成文法为主体、以判例法为辅助的法律渊源制度。对于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具体的判例先行,其效果应当比抽象的司法解释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比性,有利于司法的同一性和公正性。但在现阶段还没有建立判例制度的情况下,笔者不赞同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来解决问题,仍然应当坚持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特殊规定相结合的原则。对于未成年人涉嫌抢劫的案件,仍然应当以抢劫罪定罪,以体现司法的统一性和刑法的权威性。对于量刑,则可以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处理,即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422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没满16岁构成抢劫罪吗
对于未满16周岁就抢劫犯罪的情况,我国刑法明确规定,14到16岁的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在处理时,会综合考虑年龄、情节以及悔过表现等因素。对于未成年罪犯,通常会从轻或减轻处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逃避法律责任。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未满16周岁的抢夺罪怎么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未满十六周岁者犯抢夺罪,视情节轻重,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或单独处罚;情节严重或数额巨大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或数额特别巨大者,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终身监禁,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未满16岁抢劫罪判多久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未满16岁不知情况下抢劫罪怎么判 不知情况不是属于直接故意不构成抢劫罪。 抢劫罪构成要件 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对于抢劫犯来说,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抢劫财物,侵犯人身权利,只是其使用的一种手段。正因为如此,本法把抢劫罪规定在侵犯财产罪这一章。无论犯罪嫌疑人是否取得财物,也不论被抢财物价值的大小。只要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并当场采取暴力或暴力相威胁手段,就构成抢劫罪。“数额特别巨大”和“致人特别严重伤残或死亡”只是本罪从重处罚的两个情节。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这种当场对被害人身体实施强制的犯罪手段,是抢劫罪的本质特征,也是它区别于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和敲诈勒索罪的最显著特点。 所谓暴力,是指对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占有人的人身实施不法的打击或强制,致使被害人不能的行为。如殴打、捆绑、伤害、禁闭等等。只要行为足以压制受害人的反抗即可。 所谓胁迫,是指对被害人以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进行精神强制,从而使其产生恐惧而不敢反抗,任其抢走财物或者被迫交出财物的行为,胁迫的内容是当场对被害人施以暴力。胁迫的方式则多种多样,有的是语言,有的是动作如拨出身带之刀;有的还可能是利用特定的危险环境进行胁迫,如在夜间偏僻的地区,喝令他人“站住,交出钱来”,使被害人产生恐惧,不敢反抗,亦可构成本罪的威胁。胁迫必须是向被害人当面发出。如果不是向被害人当面发出,而是通过书信或者他人转告的方式让被害人得知,则亦不是本罪的胁迫。 所谓其他方法,是指使用暴力、胁迫以外的方法使得被害人不知反抗或无法反抗,而当场劫取财物的行为。如用酒灌醉、用药物麻醉、利用催眠术催眠、将清醒的被害人乘其不备锁在屋内致其与财产等方法劫取他人财物。行为人如果没有使他人处于不知反抗或无法反抗的状态,而是借用了被害人自己因患病、醉酒、熟睡或他人致使其死亡、昏迷等而不知反抗或无法反抗的状态拿走或夺取财物的,不是构成本罪。 判断犯罪行为是否构成抢劫罪,应以犯罪人是否基于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当场是否实际采取了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为标准,不是以其事先预备为标准。 抢劫罪的的目的行为是强行劫取公私财物。强行劫取财物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行为人当场直接夺取、取走被害人占有的财物;二是迫使被害人当场直接交出财物。 抢劫罪的作案现场,无论是拦路抢劫、入室抢劫,都不影响抢劫罪的成立。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依《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的主体。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故意内容就不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只抢回自己被偷走、骗走或者赌博输的财物,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不构成抢劫罪。
未满16岁抢劫罪怎么判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未满16岁不知情况下抢劫罪怎么判 不知情况不是属于直接故意不构成抢劫罪。 抢劫罪构成要件 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对于抢劫犯来说,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抢劫财物,侵犯人身权利,只是其使用的一种手段。正因为如此,本法把抢劫罪规定在侵犯财产罪这一章。无论犯罪嫌疑人是否取得财物,也不论被抢财物价值的大小。只要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并当场采取暴力或暴力相威胁手段,就构成抢劫罪。“数额特别巨大”和“致人特别严重伤残或死亡”只是本罪从重处罚的两个情节。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守护者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这种当场对被害人身体实施强制的犯罪手段,是抢劫罪的本质特征,也是它区别于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和敲诈勒索罪的最显著特点。 所谓暴力,是指对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占有人的人身实施不法的打击或强制,致使被害人不能的行为。如殴打、捆绑、伤害、禁闭等等。只要行为足以压制受害人的反抗即可。 所谓胁迫,是指对被害人以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进行精神强制,从而使其产生恐惧而不敢反抗,任其抢走财物或者被迫交出财物的行为,胁迫的内容是当场对被害人施以暴力。胁迫的方式则多种多样,有的是语言,有的是动作如拨出身带之刀;有的还可能是利用特定的危险环境进行胁迫,如在夜间偏僻的地区,喝令他人“站住,交出钱来”,使被害人产生恐惧,不敢反抗,亦可构成本罪的威胁。胁迫必须是向被害人当面发出。如果不是向被害人当面发出,而是通过书信或者他人转告的方式让被害人得知,则亦不是本罪的胁迫。 所谓其他方法,是指使用暴力、胁迫以外的方法使得被害人不知反抗或无法反抗,而当场劫取财物的行为。如用酒灌醉、用药物麻醉、利用催眠术催眠、将清醒的被害人乘其不备锁在屋内致其与财产等方法劫取他人财物。行为人如果没有使他人处于不知反抗或无法反抗的状态,而是借用了被害人自己因患病、醉酒、熟睡或他人致使其死亡、昏迷等而不知反抗或无法反抗的状态拿走或夺取财物的,不是构成本罪。 判断犯罪行为是否构成抢劫罪,应以犯罪人是否基于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当场是否实际采取了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为标准,不是以其事先预备为标准。 抢劫罪的的目的行为是强行劫取公私财物。强行劫取财物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行为人当场直接夺取、取走被害人占有的财物;二是迫使被害人当场直接交出财物。 抢劫罪的作案现场,无论是拦路抢劫、入室抢劫,都不影响抢劫罪的成立。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依《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年满14周岁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该罪的主体。 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故意内容就不构成本罪。如果行为人只抢回自己被偷走、骗走或者赌博输的财物,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不构成抢劫罪。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422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未满16周岁的抢夺罪怎么处罚
未成年人抢夺罪如何量刑关于抢夺罪的定义及法律依据:抢夺罪系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趁他人毫无防备之际进行公然抢劫,非法获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务。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不满16岁构成抢夺罪吗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