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对于犯有挪用资金罪且数额达到“数额巨大”级别的犯罪行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其中之一:
1.该资金被擅自用于个人消费或向他人借贷以获得经济利益,且这种情况持续了三个月以上;
2.该资金被擅自用于盈利目的使用或借给他人,且未按照约定时间返还,其金额达到五百万元人民币以上。在此基础上,才能被认定为是一起“数额巨大”的挪用资金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挪用资金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挪用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进行营利活动,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挪用资金罪“数额巨大”的认定标准包括:挪用资金用于非法活动且金额超六百万元;挪用资金进行营利活动或超过三个月未还且金额超一千万元。满足任一条件即构成“数额巨大”的挪用资金罪。
二、挪用资金罪立案标准是什么呢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内部的工作人员若滥用其职务上所拥有的职权,私自挪用本单位的资金供自己个人私用或者将这些资金借出给第三方使用,其涉及的金额必须达到"较大"的程度并且已经超过了三个月仍未偿还,或者虽然没有超过三个月,但是挪用的资金已经达到"较大"的程度且用于从事商业盈利性活动或者非法活动的,以对国家有威胁的角度出发,他们可能会被判定为存在挪用公款的嫌疑,并进一步展开调查和审讯。
若出现以下任何情况之一时,可能达到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标准,并需要对案件予以正式的起诉:
1.涉案挪用的公款金额在1万元到3万元之间,并且已超过三个月仍未归还给原单位;
2.在相同条件下,挪用金额在1万元到3万元之间,却运用这笔钱来进行商业盈利性活动;
3.在同样的条件下,挪用金额在5000元到2万元之间,从事的却是违法活动或犯罪行为。
如果挪用的公款金额极其庞大(巨大)或只挪用较少的公款却始终未归还(较大不退还)就将面临更严重的惩罚,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如果涉及的金额达到惊人地步的(特别巨大),则将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
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
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挪用资金罪数额较大怎么判
关于挪用资金罪之定罪量刑,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数额较大者将被判处三年内有期徒刑或拘役。
具体而言,若该行为系为了个人享乐开支或者借贷予他人以获利,使用期限超过三个月且未能偿还,银行账户中的金额位于人民币十万元至一百八十万元之间,即可以此作为“数额较大”的判断依据。
在实际量刑过程中,法院需全面考虑挪用资金的具体用途、归还状况、对社会造成的损害程度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悔过态度等多方面因素。
例如,若犯罪嫌疑人在挪用资金之后能够积极偿还并没有给社会带来明显损失,那么其最终面临的刑罚可能会相对减轻。
但是,如若导致了重大损失或者存在其他恶劣情节,那么其所面临的刑罚则可能会相应加重。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挪用资金罪“数额巨大”的认定标准包括:挪用资金用于非法活动且金额超六百万元;挪用资金进行营利活动或超过三个月未还且金额超一千万元。满足任一条件即构成“数额巨大”的挪用资金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