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审需要多久时间
关于取保候审的审批时限,通常情况下不得超出七日之多。当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接到取保候审申请之后,应当于七日内对其予以回应,并告知申请人是否颁发批准文书。
值得一提的是,取保候审的最终期限最长不得超越十二个月。在此期间内,被取保候审者需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而擅自离开所在市县,或者居住地址、工作单位及联络方式有所改变时,必须在二十四小时内向执行机关进行汇报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期限及其解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取保候审审批一般不超过七日,法院、检察院、公安应在七日内回应申请并通知结果。取保期限最长十二个月,期间被取保人须遵守规定,如变动住址、工作等须24小时内报告执行机关,未经批准不得离市县。
二、取保候审能离开本地吗
在取保候审期间,被取保候审者原则上可以离开其所在城市外出,但必须事先经过公安机关的审批许可方可实施。
倘若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方或被告未能得到执行机构的批准而擅自离境,此时,已交付的保证金会面临部分或额度全额被没收的风险。
关于取保候审制度,这是相关机关对于犯罪嫌疑者所采用的一种临时性非拘禁行政措施。
对于应予逮捕的犯罪人,若在执法过程中发现存在严重疾病症状,或者正处于孕期,以及哺乳期的产妇情况,亦或是罪行相对轻微的罪犯,皆可应用取保候审措施。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三、取保候审是从抓的那天算起吗
取保候审的有效期限并非自实施逮捕之日开始计算。实际上,取保候审的时长最高不允许超出十二个月之久。通常来说,取保候审的起始日期是从有关部门作出取保候审决策的那日开始进行计算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监管部门、人民检察机构以及人民法院依据各个事例的实际状况,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可以依法决定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在此之后,要在相应的法律文件上去注明取保候审的启动时间。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尽管被取保候审了,也不能说明事例已经完全终结了程序,而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仍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规政策,例如,未经主管机关批准,他们不得擅自离开其所居住的城市或乡村等等。
取保候审审批一般不超过七日,法院、检察院、公安应在七日内回应申请并通知结果。取保期限最长十二个月,期间被取保人须遵守规定,如变动住址、工作等须24小时内报告执行机关,未经批准不得离市县。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