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害罪的认罪的标准

最新修订 | 2024-09-30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2人
专家导读 定罪重大故意伤人跟蓄意谋杀,主要是看犯罪嫌疑人事前是否清楚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并且有没有如实供述。故意伤人要确定他是不是有主观上伤害别人的意图,还要确定伤害的程度;而蓄意谋杀则需要承认他有非法剥夺别人生命的意图。在司法上,认罪还要配合行动,比如详细交代情节、动机、手段什么的。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害罪的认罪的标准

一、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害罪的认罪的标准

针对重大故意伤人罪与蓄意谋杀罪的合理定罪标准,主要聚焦于犯罪嫌疑人事先对自身的犯罪行为是否存在确切的认知,以及其是否愿意严谨而诚实地陈述自己的罪行。在讨论故意伤人罪这一层面,犯罪嫌疑人必需要对其在主观层面上有意伤害他人的身体这一事实予以明确认定,同时需清楚明白其所造成的伤害危害程度。而从蓄意谋杀罪来讲,犯罪嫌疑人亦需坦诚承认他在主观层面上确实存在着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意图。在司法实践过程中,认罪并非仅仅局限于口头上的承认,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的积极配合,如详细交代犯罪的具体情节、犯罪动机、使用的手段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故意伤害罪可不可以判缓刑

在涉及到故意伤害罪相关的法律审判中,如果被判定为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那么在满足特定条件下,该被告是有资格获得缓刑判决的。

首先,关于什么样的被告人可以获得缓刑,需要符合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其行为触发了故意伤害罪,但被判为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被告人自被捕后,展现出深刻的反省和悔过态度;

第三,被告人不应被认为存在再次犯罪的威胁性;

最后,法官需要考虑,宣告缓刑是否会给被告人所在的社区带来极其负面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详解具体的量刑标准:

第一种情况,由于故意伤害他人而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二种情况下,被告人不仅无意伤害他人,反而以极端残忍的方式进行,导致受害者重伤,面临的将是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当被告人的行为直接导致受害者死亡或者以极度残暴的手段致受害者重伤并导致严重残疾时,被告人将面对的将是最高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以及无期徒刑甚至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的量刑标准是多少钱一次

关于您所提出的问题,其表述存在偏差。对于构成故意伤害罪,并且导致他人失去生命的犯罪行为,其具体的量刑标准并非通过“每次造成的经济损失数额”为指标进行核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这种情形,罪犯应该承受至少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甚至面临被判无期徒刑或死刑的严重惩罚。然而,实际量刑的结果主要取决于犯罪情节的恶劣程度、使用的犯罪手段、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等各项综合性因素。例如,如果事例的犯罪手段极其残忍,或者罪犯在实施犯罪之后没有任何悔过之意,反而逃避应负的责任和补偿受害者家属的义务等情况下,那么对其所判处的刑罚自然也将会较为严厉。相反地,若被告人能够主动投案自首、提供对侦破事例有所助益的线索、或者在公正审判期间表现出忏悔与诚恳的态度,并且切实履行对受害家庭的赔偿义务,同时还获得了后者的谅解等等,这些行为势必在量刑过程中被视为适当从轻处理的有利条件。然而,我们必须明白,这一切都无法用单纯的经济补偿来简单衡量其影响。

定罪重大故意伤人与蓄意谋杀,核心看犯罪嫌疑人事前是否明知行为性质及后果,并诚实供述。故意伤人须确认主观伤害意图及伤害程度;蓄意谋杀则须承认非法剥夺生命的意图。司法上,认罪需配合行动,如详尽交代情节、动机、手段等。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本文3.1k字,预估阅读时间11分钟
浏览全文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65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害罪的认罪的标准
一键咨询
  •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2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0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50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6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2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54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8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0****06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6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0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8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2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3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4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3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
汇聚全国海量律师、律师实名认证
快速问律师
无需等待
最快9秒回复、24小时不限次沟通
优选律师
根据问题为您优选专业律师
服务保障
亿万用户使用好评率98%
正在服务的律师
邢环中律师 邢环中律师
上海金茂凯德律...
郑桃林律师 郑桃林律师
湖北楚同律师事...
易轶律师 易轶律师
北京家理律师事...
郑小克律师 郑小克律师
重庆瀚沣律师事...
吴伟涛律师 吴伟涛律师
海南国社律师事...
薛小玲律师 薛小玲律师
天津德敬律师事...
彭彦林律师 彭彦林律师
四川兴蓉律师事...
韩佩霞律师 韩佩霞律师
江苏大昶律师事...
黄谊欣律师 黄谊欣律师
广东广荣律师事...
信金国律师 信金国律师
北京家问律师事...
李胜春律师 李胜春律师
湖南公言(深圳...
谭海波律师 谭海波律师
广东江湾律师事...
都燕果律师 都燕果律师
四川循定律师事...
邓霞律师 邓霞律师
重庆海力律师事...
罗钟亮律师 罗钟亮律师
浙江绣湖律师事...
孙术校律师 孙术校律师
河北英利律师事...
张嘉宝律师 张嘉宝律师
广东生龙律师事...
胡静律师 胡静律师
四川胡云律师事...
立即问律师 99%用户选择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区分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罪
1、从定性上讲 故意伤害罪行为人主要是对他人身体上进行伤害,但主观上并不希望发生他人死亡的严重后果 而故意杀人罪行为人实施了故意伤人的行为,且主观上希望受害人死亡,即使因某种原因,受害人未死亡的,亦有可能涉嫌故意杀人罪。2、从量刑上讲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故意伤害和过失杀人罪如何认定?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一、故意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 第一,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二者虽然都是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使他人死亡,但间接故意中行为人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未发生错误的认识和估计,因而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即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情况下,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结果之间并未发生错误,主观与客观是一致的;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中,行为人和主观上认为,由于他的出身能力、技术、经验利及些外部条件,实施行为时,他人死亡的结果可以避免,即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客观事实发生了错误认识,在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情况下,其主观与客观是不一致的。 第二,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中的行为人虽然都不希望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但深入考察,二者对他人死亡结果的态度是有明显差别的。间接故意的行为虽然不希望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但是对于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并不持有反对态度,而是听之任之。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罪中,行为人不仅不希望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同时也不放任这结果发生,而是希望这种结果不要发生,希望避免这种结果发生,即排斥、反对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在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结果情况下、行为人仍然相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并因而实施了该种行为。 二、过失致人死亡罪同“误杀”的故意行为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求的是行为人对其行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存有过失心理态度。在司法实践中,不应将行为人在故意中因打击错误误杀其“针对对象”(即行为人追求的杀害对象)以外之人的行为认定为过失的致人死亡罪。 三、致人死亡行为的定性 致人死亡不仅可以成立故意罪,而且也可以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区分这两者的关键在于,行为人对其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是否具有故意心态,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在司法实践中,尤其要注意这样一种情况,即:行为人先前意外地或过失地导致了他人死亡的危险,行为人能抢救而不抢救,放任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对行为人不应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定性,更不能认为是意外事件而认定行为人无罪,而应对其以间接故意罪追究刑事责任。其次,再从犯罪客观方面来看,出于被告人的伤害行为造成了被害人可能死亡的危险状态时,被告人就负有防止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特定义务,但他基于上述心理因素,不仅不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反而一声不吭甚至一走了之,从而导致了被害人因贻误抢救时间而死亡。 过失致人死亡后,行为人为逃避罪责又将尸体误为活人加以“杀害”以灭口的行为,不应只定过失致人死亡罪或故意罪一罪,而应对行为人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罪 (对象不能犯未遂)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65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哪个重?
与故意伤害罪相比,故意杀人罪更为严重,需要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也可以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是死刑,故意杀人罪是以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为前提条件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65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怎样区分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不同。在故意伤害罪中,行为人在主观上有伤害他人的故意,而不是以追究对方死亡为目的。而在故意杀人罪中,行为人在主观上以追究对方死亡为目的,至于最终是否造成对方死亡,不会影响故意杀人罪的定性,只是在具体的量刑时予以考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怎么区分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怎么区分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65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如何区分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
如何区分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需要结合两者的犯罪构成要件来确定,一般情况下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主观要件不同,故意杀人罪的主观要件为杀害他人,而故意伤害罪的主观要件为伤害他人,具体的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可以参考下文。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故意杀人和伤害罪哪个更厉害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今天我们来谈一谈故意伤害罪和故意罪的区别 这两个罪名同样是对他人人身实施的伤害,很多时候,尤其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情况下,两者比较难以区分。但事实上,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从犯罪客体上讲,故意伤害罪侵害的是他人的身体权,故意罪侵害的是他人生命权。 区别故意伤害罪同故意罪的关键,就在于两罪犯罪故意内容不同。故意罪的故意内容是剥夺他人生命,希望或放任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而故意伤害罪的故意内容只是要损害他人身体,并不是剥夺他人的生命。即使伤害行为客观上造成被害人的死亡,也往往是由于行为时出现未曾料到的原因而致打击方向出现偏差,或因伤势过重等情况而引起。行为人对这种死亡后果既不希望,也不放任,而且是,主观上是一种排斥的特征。 因此,不能将故意伤害致死同故意等同。同样,也不能将未遂同故意伤害混为一谈。对于故意未遂来说,没有将人杀死,并非由于其主观上不愿将其杀死,而是因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不能达到将人杀死的目的。被害人没有死亡是出于意料之外,完全违背其主观意愿的。而在故意伤害情况下,被害人没有死亡,则是完全在其犯罪的预料之中的。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65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暴力犯罪辩护 >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害罪的认罪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