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情况下,侵犯肖像权与名誉权涉及的是民事侵权责任而非刑法责任。
然而,在特定情形下,如通过极其恶劣的方式,例如侮辱、诽谤等手段,对他人的名誉权造成伤害并达到了犯罪程度时,行为人便有可能面临刑事指控,并可能会被判处相应的刑罚。这些刑罚通常包括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但是,具体的判决结果将根据犯罪的严重程度、情节以及所引发的后果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后作出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二、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有哪些
首要地,肖像是借助影像、雕塑以及绘画技术等多种手段,将某位特定自然人的外貌特征呈现在某个物质性载体内予以表现出来,以便于个人身份的辨识。
作为一个自然人,我们拥有相应的肖像权,这就意味着我们有权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自我肖像的制作、使用、公开以及向他人授权其使用自我的肖像。
然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任何机构或个人都不得以恶意丑化、污损甚至非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手段侵犯他人的肖像权。
在未经肖像权人明确同意的前提下,任何人都不得擅自制作、使用、公开他们的肖像,即便如此,也仅限于某些特殊情况,例如法律对此有具体的规定。
然后,即使有肖像作品权利人的授权,一旦没有得到肖像权人的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也是不能够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形式使用或公开他们的肖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三、侵犯肖像权个人隐私权怎么判
涉及侵犯肖像权及隐私权之审理及裁决均应根据案件细节进行具体分析。关于肖像权,未经权利人本人许可,不可以任何形式或目的利用他人肖像开展商业活动。相关法律条款对于肖像权给予了明确的保护。在此类侵权事件中,侵权方可能需承担包括但不限于停止侵害、消除不良影响、向受害人致歉、赔偿经济损失等多种民事责任。至于隐私权,在我国,隐私权被视为公民所享有的一种重要的人格权益。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方式多样,如擅自公开他人隐私信息等。法律通常要求侵权方承担停止侵害、向受害人致歉、赔偿经济损失等多项责任。判断是否构成侵权需综合考量诸多因素。此类案件的裁决将依据侵权行为的性质、严重性、后果,以及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等因素来确定赔偿金额与具体责任。
侵犯肖像权与名誉权常涉及民事责任,但若行为极端恶劣且构成犯罪,可能面临刑事责任,如侮辱、诽谤致名誉严重受损。刑罚可能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具体判决依犯罪情节及后果而定。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