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伤害罪拿到谅解书后怎么处理
在司法实践之中,对于那些因故意伤害罪而接受了被害者谅解书的罪犯而言,这种情况往往能够对他们在判决中的量刑产生积极影响。
当法庭审理案件的时候,将会充分考虑到谅解书中所包含着的那份被害人的谅解态度,从而有可能将其视作是一种轻刑法的表现而进行适当的犯罪减轻。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谅解书并不能够保证罪犯达到完全无罪或者免除惩罚的标准,它只能算是一项可以作为减轻惩罚的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故意伤害罪刑法追诉时效多长时间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故意伤害类案件,其追诉时效限制为五年内。
即若犯罪行为导致的法定最高刑期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范围内,则追诉时效截止于行为发生五年后结束;
如若法定最高刑期在五年至十年有期徒刑之间,那么追诉时效将在行为发生十年后截止;
倘若法定最高刑期达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追诉时效将在此基础上持续延长十五年;
最后是当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死刑时,追诉时效将持续延长二十年。
值得注意的是,若在二十年后仍认定有必要进行追诉,必须通过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由后者进行批准方能执行此项决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三、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量刑标准是多少万
关于故意伤害罪导致他人死亡而寻求通过“支付多寡”来衡量量刑标准的观念并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中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于此类犯罪的量刑起始点设定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乃至无期徒刑,甚至死刑。然而,实际的量刑结果需要全面地考量整个事件的所有细节和情节,其中包括犯罪的手段、犯罪的动机、是否具有自首、立功等有助于减轻处罚的情节,以及是否涉及累犯等需加重处罚的因素。因此,量刑并不是仅仅基于某一个单一的标准,而是由法官在充分掌握全案证据及各种情节的基础之上,依照法定程序进行裁定,以确保刑罚的公正性与合理性。
在司法实践中,故意伤害罪罪犯若获被害者谅解书,常对量刑产生正面影响。法庭审理时会考虑谅解书体现的被害人谅解态度,可能作为减轻刑罚的依据。但谅解书非无罪或免罚保证,仅为量刑时可考虑的从轻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