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婚后一方出现不道德行为,所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问题,则需依照实际状况来进行判定。
通常情况下,如果此类越轨行为达到重婚或与第三者保持长期稳定同居关系的程度,在婚姻走到尽头选择离婚之时,无过错方将依法享有向其过错行为人提出损害赔偿要求的权利。
这也根据我们国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条款明确规定,若存在其中任何一种情况,会影响到婚姻生活并最终导致离婚,那么,无过失的一方就有权要求对方支付相应金额作为补偿。
这些情形分别包涵了:
(1)重婚;
(2)与他人保持稳定的同居关系;
(3)实施家庭暴力;
(4)对家人进行虐待或遗弃;
以及(5)存在其它严重损害婚姻关系的过错言行。
然而,仅仅是越轨行为并不一定在所有情况下都能成为阻止离婚的理由。
离婚的法定条件是夫妻之间的感情已经彻底破裂,如果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这种越轨行为已经导致夫妻间的感情无法挽回,经过多次调解仍无果,那么,法院应当批准离婚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婚后不道德行为,如重婚、长期同居等,依《民法典》可能使无过错方在离婚时获赔。含重婚、同居、家暴、虐待遗弃及严重损害婚姻言行在内,均属过错情形,可索赔偿。但离婚关键在夫妻感情破裂,越轨行为若证明感情已无法挽回,法院可准离。
二、婚内出轨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关于婚内出轨所应承担之法律责任,我们应当明确了解如下几点:
首先是民事责任方面。
若婚内出轨涉及到诸如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等严重不道德行径,并且因此种行为导致夫妻双方离婚的情况下,无过错方有权向过错方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诉求。
举个例子来说,根据新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91条中的相关条款,正式增设了“因其他重大过错致离婚的,无过错方亦有权请求损害赔偿”这样的内容。
这不仅仅是对婚姻忠诚这一基本准则的同时也预示着在由于出轨行为引发的婚姻破裂的案件中,即便过错方在某种程度上存在较为显著的过错,但并未达到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的程度,无过错方依然可以依据上述法条申请损害赔偿。
其次是刑事责任层面。
对于触犯重婚罪之人,将会被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惩罚。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法律定义上,重婚罪的认定标准异常苛刻。
例如偶然的出轨事件,短暂的一夜情或是较长期的婚外恋均无法构成重婚罪。
而要确认是否构成重婚罪,关键因素在于是否已经对外宣称为夫妻关系并保持稳定、长久的共同生活方式,此外还需得到了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
至于如何收集此类证据,我们需要分类讨论两种特殊情况。
若婚内出轨一方与他人成功领到了结婚证,那么我们至少需要拿到他们的结婚登记材料,或者他们伪造的结婚证以及婴儿出生证明等等;
倘若婚内出轨一方只是与他人同居而并未领结婚证的话,我们则需要通过搜集朋友证人证言、婚内出轨方出具的保证书、能反映婚外情双方共进出画面的照片录像、双方间的过密信件等各类能证实此种行为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
《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三、婚内出轨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吗
涉及到婚内出轨行为所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包括如下几个层面:首先,出轨者在婚姻关系破裂后进行财产分割时,有可能性被法官判作过错方,因此可能面临相对较低的分配份额。其次,若出轨行为触及了与第三者同居或者重婚的边界线,那么无过错方将具有提起损害赔偿的权利。然而,若仅是轻微的出轨行为,尚未达到同居或者重婚的严重程度,往往并不直接触发法律规定的赔偿义务。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法律层面上,要想证明婚内出轨的存在,必须提供充足的证据支持,例如书面文件、实物证据以及证人证言等等。同时,法院在审理此类事例时,会全面权衡各种相关因素,以确保司法程序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婚后不道德行为,如重婚、长期同居等,依《民法典》可能使无过错方在离婚时获赔。含重婚、同居、家暴、虐待遗弃及严重损害婚姻言行在内,均属过错情形,可索赔偿。但离婚关键在夫妻感情破裂,越轨行为若证明感情已无法挽回,法院可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