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案人员故意毁灭证据应具备哪些构成要件
关于辩护人毁灭证据罪这一犯罪形式的构成要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其次,该刑事犯罪侵犯的客体则是广大公民的人身权利以及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
再者,从客观方面来看,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实施了毁灭、伪造证据,协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或者通过威胁、引诱等手段使证人违背事实真相改变证言或提供虚假证词的行为;
最后,从主观层面上讲,这种犯罪行为必须是行为人具有明确的故意心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六条
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
二、毁灭证据罪判几年,怎么规定
在中国大陆的刑事法律体系中,存在两个被明确规定的关于毁损罪证的法条,它们分别是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破坏证据罪以及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具体而言,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06条规定:“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实施了毁灭、伪造证据,协助当事人进行同样行为,或者对证人施加压力,诱导其改变原先证词或者制作虚假证言的,应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较为严重,那么则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另外,如果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出现偏差,但并非故意为之的,则不能视为伪造证据。如需进一步阐述,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07条也有所涉及,它规定:“通过暴力、威胁、行贿等手段使得证人无法作证,或者教唆、促使其他人作假证的,应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是情节特别恶劣,应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也规定,若行为人帮助当事人撕毁、篡改证据,并且情节严重的话,应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值得注意的是,司法工作者倘若犯上述两项罪名之一,将被依法从重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
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三、毁灭证据罪最终结果怎么判
对于涉嫌毁灭证据罪的刑事量刑问题,这是一个需要全面斟酌众多复杂因素的过程。依据我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条款,被定为毁灭证据罪者将面临其法定刑期范围内的有期徒刑或是拘役的惩罚。然而,真正的量刑结果还需要在衡量犯罪情节的轻重之后才能做出精确裁决。举例来说,犯罪行为对事例侦查与司法公正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程度、被毁坏证据的数量及重要性,以及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程度、是否存在累犯情况等等,都是决定量刑的重要参考因素。若犯罪行为导致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如使重大事例无法得到有效侦破,那么量刑的力度很可能会相应加大。反之,倘若犯罪嫌疑人能够主动投案自首、提供立功表现等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这些因素同样会在量刑过程中得到充分考虑。
犯罪主体: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
侵犯客体:公民人身权利、国家司法机关工作秩序。
客观行为:刑事诉讼中毁灭、伪造证据,协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改变证言或提供虚假证词。
主观心态:明确的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