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害抚恤金的相关法律规定
精神损害抚慰金是指通过货币补偿的形式对遭受侵权行为侵害的受害者或其近亲家属所承受的精神痛苦进行安抚和慰藉。在我国法律制度下,须以造成实际且严重的不良后果作为精神损害抚慰金支付的前置条件。当事人有权请求予以精神损害救济的权益范围包括:具有人身性质的人权权益;个人名誉、尊严以及人格利益;监护人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利;以及人格化物品所有者所享有的特定权利等。关于具体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计算方式与标准,由各省级行政单位、直辖市及自治区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发布相关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二、精神损害抚慰金可以继承吗
精神损害赔偿金无法继承。
作为一项至关重要的民事权益,继承所涵盖的内容是继承人能够依据特定法律规定,免费获得并享有被继承人留下遗产的权利。
客观地讲,这本身属于一种财产权益,然而同时也具备了独特且显著的身份属性,因此与传统意义上的财产权或人身权有所区别。
当继承遭受侵犯时,合法的继承人可以依法行使继承回复请求权。
据了解,遗产是指自然人自然死亡后留下来的本应属于他/她个人的合法财产,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由合法的遗嘱继承人进行继承。
至于精神损害赔偿金,这只是对受害者所受损失的赔偿款项,具有一定的专用性质,所以不允许在继承过程中加以考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一条
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三条
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外,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
遗产在家庭共有财产之中的,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分出他人的财产。
三、精神损害抚慰金法院怎么判
关于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判决标准,法院往往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复杂因素。首先,必须仔细审视侵权行为的构成要素,诸如侵权的性质、手段、发生地点等,例如是否属于故意为之或者是过失导致,以及该行为的恶劣程度如何。其次,需要关注侵权行为所引发的后果,其中包括受害人所遭受的精神损害程度及其对其生活产生的影响范围。此外,还需评估侵权方的收益状况及其承担法律责任的经济承受力。同时,也会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区的平均生活水准作为重要依据。一般而言,在涉及人身伤害赔偿的事例中,如果受害人受到严重的身体残疾或者不幸离世,那么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金额将会相对较高。然而,具体的数额并没有固定的标准,而是由法官根据以上各项因素进行综合衡量后,在合理的范围内自由裁定。总的来说,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判决过程是一项全面权衡各方面因素的复杂工作。
精神损害抚恤金是对遭受侵权的精神痛苦的受害者或其家属的货币补偿。在我国,需造成实际且严重的不良后果才支付。当事人可请求的范围包括人身权益、名誉、尊严、人格利益、监护人权利及人格化物品所有者的特定权利等。具体计算与标准由省级行政单位、直辖市及自治区自行规定。
认证律师
普法人次
最快响应
继续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