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罪能否私了
交通肇事罪能否以私了方式解决
涉及到触犯交通肇事罪的案件,绝非私人协议所能解决。究其原因在于,此类案件中,肇事者除了需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其驾驶执照之外,还应依照法律程序接受刑事审判,一般情况下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而对于那些实践中可行的轻微交通事故私下和解方案,通常需要满足以下三项基本条件:
首先,事故并未导致人员伤亡,也没有对公共设施以及建筑物造成实质性损害;
其次,双方车辆的损失总计不超过两千元人民币;
最后,事故的基本事实清晰明确,相关证件、保险完备无缺,且对于事故发生的原因双方均无异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关于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为人若是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进而引发重大事故,造成他人人身重伤或死亡、或者公私财产严重损失的情况下,通常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不等的处罚;
而如果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后选择逃离现场,或者存在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时,将会面临更为严厉的刑法处置,除了要接受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以外,还可能被处以更长时间的监禁或者社区劳动改造。
此外,若由于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导致受害者死亡的话,那么其所受到的刑事处罚将会更为沉重,可能会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重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交通肇事罪被拘留吗
针对交通肇事罪是否将会拘留的问题,这需要根据具体事件的情况进行判断。通常来讲,假如某嫌疑人涉嫌触犯了交通肇事罪行,那么在此事例的初步调查过程中,警方有权利依法对其采取刑事拘留的强制性手段。然而,这并不代表这种情况是绝对的,例如,如果该嫌疑人能够主动投案自首,并且积极地承担赔偿责任,或者事例的实际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核实,那么他就有可能不会立刻面临拘留的处罚。另外,如果交通事故所导致的后果比较轻微,且犯罪嫌疑人对于自己的罪行持有诚恳的认错态度,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处理工作,那么他也有可能会获得取保候审等较为宽松的处理方式。总的来说,是否决定对某个嫌疑人实施拘留,主要取决于事例的具体情况、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表现以及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交通肇事罪涉及法律程序,不可私了。肇事者需受公安机关处理并接受刑事审判,可能被判刑或拘役。仅轻微交通事故可考虑私下和解,需满足条件:无人伤亡、无公共设施损害、车辆损失小、事实清晰、证件保险齐全、事故原因无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