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适用条款有哪些内容

最新修订 | 2024-10-25
浏览10w+
卢滨律师律师
卢滨律师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85人
专家导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众多规范之中,关于盗窃罪的处理依据主要体现在第264条中,这是一项明确且详细地规定了盗窃行为的法律条款,其核心内容为将他人的财物据为己有,以秘密方式窃取公共财产或者私人财产,并且达到特定的金额或者发生过多次盗窃事件、进行过入室盗窃、携带武器进行盗窃以及扒窃等行为,均被视为构成盗窃罪。
盗窃罪适用条款有哪些内容

一、盗窃罪适用条款有哪些内容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乃核心罪名所在。其明确指出,以非法谋取他人财产所有权为目的,通过秘密手段窃取公共或私人财物,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规模,或者存在多次盗窃入室盗窃持械盗窃以及扒窃等行为者,均将被判定为盗窃罪。相应的惩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拘役管制有期徒刑刑事处罚,同时还可以附加或单独处以罚金

至于具体的量刑标准,则需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性、涉案金额大小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与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盗窃罪适用于善意取得

首先来看第一种观点,它主张盗窃物不能适用于善意取得制度。其主要的理由包括: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文件的明确规定,严禁销售和购买盗窃物品,如果运用善意取得原则,将加剧购买赃物现象的泛滥,并且也会刺激盗窃行为频繁发生;另外,针对已被盗的财产,所有权人有权通过合法途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规向司法机构追回并恢复原有状态。一旦修改相关规定以适应善意取得原则,将会引发涉及到现行法律实施的矛盾和冲突。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第二种观点,这种观点提出,在民法的框架下,应当将盗窃物视为与普通商相同的一类商品,从而赋予其适用善意取得原则的资格。该观点的支持者们主张,善意取得制度被设计的初衷就是为了保障交易安全性,推动商品市场交易更高效、安全的运行。尽管盗窃物在脱离原来所有人占有时可能并非完全出于原主的真实意愿,然而一旦涉足到商品市场的流转环节,面对繁杂的商品交易环境,要求购买者精准识别出每一件商品是否为偷盗而来几乎是不太现实的任务。在此背景下,对那些无辜的善意购买者的权益给予充分的保护,将更加符合社会公平、公正的原则。《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二条【遗失物的善意取得】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是,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

三、盗窃罪适用于善意取得吗

盗窃这类犯罪并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善意取得制度要求受让人在取得该项不动产或动产之时为无过失(善意)状态,并且以公平公正的价格进行转让;同时,转让的财产倘若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属于应予登记之列的,则必须依法予以登记;反之,若无需登记,则需已实际交付予受让方可生效。然而,在盗窃这一特殊情况下,被盗物品是通过非法途径取得的,盗窃者对此物并无合法处理权益,所以受让人获得此物的过程并非源于正常的交易以及合法的表象标示。即便受让人在主观上表示其行为为善意的,他/她亦不能够构成善意取得。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这些来源不合法的物品无法达到善意取得制度对合法性、公开性和平常交易的严格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入户、持械、扒窃等均为定罪条件。刑罚包括拘役、管制、有期徒刑等,并可附加或单处罚金。此法为打击盗窃犯罪提供了明确依据。

立即免费测试 仅需1分钟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本文5.1k字,预估阅读时间15分钟
浏览全文
文章速读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87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盗窃罪适用条款有哪些内容
一键咨询
  • 136****61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7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5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8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7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8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5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43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2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5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8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6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5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1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1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你推荐
宿迁135****341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88****252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8****853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律图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盗窃罪适用条款有哪些内容
仅需1分钟,快速了解自身风险
立即试试 限时免费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