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诽谤罪立案标准严重后果是什么
关于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对诽谤罪的规定为:行为人若使用暴力或其他公开手段对他人进行侮辱,或者编造虚假信息对其进行诽谤,且情节较为严重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是剥夺政治权利等相应刑罚。符合下述四项标准之一的诽谤行为即被视为犯罪:
1.行为人必须存在捏造事实的行为;
2.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对象实施的;
4.捏造事实并进行诽谤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可构成本罪。《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二、诽谤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关于诽谤罪,其认定标准如下:
首先,需存在捏造或编造某一虚假事实的行为;
其次,所捏造的事实应当被广泛传播;
进而,诽谤行为需要对特定个体产生影响;
另外,如果所捏造的事实并未造成严重后果,则无法构成诽谤罪。
涉及犯罪的具体情节,建议咨询相关法律机构了解细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三、诽谤罪立案是不是就定性了
诽谤罪的立案行动并非代表对该事件已经做出定性裁定。立案仅仅意指具备初步证据,证明可能存在犯罪行为,从而需展开进一步的侦查与审理活动。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立案之后的侦查环节旨在搜集更为丰富的证据资料,以便确认犯罪事实是否真实存在,以及犯罪嫌疑人是否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即使在立案之后,倘若后续侦查过程中发现证据不足或无法证实构成犯罪,那么此案仍有可能遭到取消处理。唯有经历侦查、审查起诉及审判等一系列法定程序,并结合全案证据与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分析,最后由法院作出有罪判决,方能对诽谤罪予以定性。总而言之,立案仅是刑事诉讼程序的起点,而非最终定性的决定性因素。
我国法律对诽谤罪规定:行为人若公然侮辱他人、捏造事实诽谤,且情节严重,将受刑罚,如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构成诽谤罪的四大标准包括:一,使用暴力或公开手段侮辱;二,编造虚假信息诽谤;三,情节严重;四,符合以上任意一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