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斗殴失手杀人要判多少年?

最新修订 | 2024-03-02
浏览10w+
律图法律咨询
信得过的好律师
咨询我
专家导读 已经离职的,原公司就不会继续交社保了,原单位会去社保局办理减员手续,这样社保就自动封停。但是辞职后的社保是可以办理转移、转出的。如果辞职后马上找到新的单位工作的话,可以办理转移手续,由新单位续保,这样的话,续保费用也是由新单位承担。
双方斗殴失手杀人要判多少年?

斗殴通常都需要有两方或者更多的人参与才能形成严重的社会事件,而在混乱的打架现场经常会因为情绪激动而没有控制好打人的力度造成失手将他人致死的情况,法律也明确了剥夺别人生命的严重后果。那么,双方斗殴失手杀人要判多少年?

一、双方斗殴失手杀人要判多少年?

对于这个事实应该认定行为人属于过失到人死亡还是故意使人死亡,过失致人死亡可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由于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造成人员死亡、间接故意杀人比较相似,容易混淆,因此,在审判实践中应注意区分,正确认定。 此案是与朋友相互争吵相信不是故意的将其杀死,排除了故意,那么是过失到人死亡还是间接的故意呢?

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凭借一定的自认为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的因素,如行为人自身能力方面的技术、经验、知识、体力等因素,或他人的行为预防措施,以及客观条件方面的有利因素等,轻信他人死亡的结果不会发生,以致他人死亡的结果最终发生。

间接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对这种结果的发生采取听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态度,从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

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的相似点在于:两者都发生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行为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且都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在实际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向故意杀人行为转化的问题

1、行为人过失致人重伤,客观上被害人已经达到无法救治、必然死亡的程度,由于行为人误认为只造成了重伤,为逃避罪责而逃之夭夭,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基于过失行为而负有紧急抢救的义务,如果及时进行抢救,虽然被害人仍然死亡,行为人的行为属于过失致人死亡罪。而行为人故意逃避抢救义务,主观上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因此,行为人主观心态和客观行为均发生了由过失致人死亡罪向间接故意杀人罪的转化,应以间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2、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已经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其自己只认为被害人受了重伤并因怕被害人事后揭露其罪行,而故意实施杀害已经死亡的被害人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的对象认识错误,不影响其后面实施的故意杀人罪的构成,应对其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签于事实,你觉得分析一下行为属于那种犯罪事实,或是有证据证明其行为属于那种罪行。根据以下规定找出与其相附合的判刑。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对于斗殴的混乱情形而引发的失手杀人情节需要结合实际来判定杀人者是否存在心理上的恶性故意,法官会根据提供的材料对事实进行重新认定,小编建议委托专业的辩护律师代为收集材料证据。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2.7千字,阅读时间约9分钟
直接问律师最快9秒应答
继续阅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25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双方斗殴失手杀人要判多少年?
一键咨询
  •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4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4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2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0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6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0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4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1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0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2****35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61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3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6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3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2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
汇聚全国海量律师、律师实名认证
快速问律师
无需等待
最快9秒回复、24小时不限次沟通
优选律师
根据问题为您优选专业律师
服务保障
亿万用户使用好评率98%
正在服务的律师
韩佩霞律师 韩佩霞律师
江苏大昶律师事...
郑桃林律师 郑桃林律师
湖北楚同律师事...
孙术校律师 孙术校律师
河北英利律师事...
吴伟涛律师 吴伟涛律师
海南国社律师事...
彭彦林律师 彭彦林律师
四川兴蓉律师事...
郑小克律师 郑小克律师
重庆瀚沣律师事...
胡静律师 胡静律师
四川胡云律师事...
邓霞律师 邓霞律师
重庆海力律师事...
易轶律师 易轶律师
北京家理律师事...
信金国律师 信金国律师
北京家问律师事...
黄谊欣律师 黄谊欣律师
广东广荣律师事...
邢环中律师 邢环中律师
上海金茂凯德律...
谭海波律师 谭海波律师
广东江湾律师事...
李胜春律师 李胜春律师
湖南公言(深圳...
薛小玲律师 薛小玲律师
天津德敬律师事...
都燕果律师 都燕果律师
四川循定律师事...
张嘉宝律师 张嘉宝律师
广东生龙律师事...
罗钟亮律师 罗钟亮律师
浙江绣湖律师事...
立即问律师 99%用户选择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斗殴失手杀人自首怎么判罚?
斗殴失手杀人自首构成了过失杀人罪的自首情节,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我国法律上是过失杀人罪的判罚是非常明确的,但存在自首的情节下,需要对照犯罪事实既遂的标准进行从轻处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我堂哥和人打架了,失手直接把人杀害了,后来不敢回家,直接就跑到了外地,目前正在被通缉,所以还没有判刑,打架斗殴失手杀人,对故意杀人罪未遂的辩护词
[律师回复]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
受被告人王某亲属的委托,律师事务所指派师为被告人王某辩护,出庭参加庭审。根据公诉机关出示的证据,本辩护人认为,公诉机关指控被告王某犯组织领导传销罪名成立。现对其具有的法定、酌定从轻处罚的刑罚裁量情节,提出以下辩护意见:
一、被告人王某在本案中仅起到辅助、次要作用。
本案被告人王某由于上当受骗,后来协助他人介绍、发展成员,以期获利,在本案中仅起到次要的辅助作用。因此,对被告王某应参照从犯量刑。
二、被告人王某不是一个组织领导者,只能算是一个较为次要的积极参与者。
在组织领导传销犯罪中,传销组织者、领导者是传销组织的核心。一个传销组织中,有组织者、领导者、主要积极参与者、次要的积极参与者、一般的参与者。在本案中,被告人王某,只能算一个次要的积极参与者。
三、被告人王某自己仅发展了三名下线,且申购量最大的下线是她的母亲薛某,其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小,本人也属于受害者。
公诉机关提交的材料中已认定被告人王某直接发展的下线只有3个,且最大的一份申购单是其母亲薛某的21份。其本人并未从犯罪活动中获利,反而为此造成被告人王某家徒四壁。
四、被告人王某没有收取新进人员的产品申购款,只是参与了对新进人员的谈话,被告人王某参与传销所起的作用极小。
我堂哥和人打架了,失手直接把人杀害了,后来不敢回家,直接就跑到了外地,目前正在被通缉,所以还没有判刑,打架斗殴失手杀人,抑郁症故意杀人罪辩护词如何
[律师回复] 律师事务所依法接受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定、江苏省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并指派我担任严某的二审辩护人。接受指定后,我仔细查阅了全部案件材料,并会见了被告人,对本案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现发表如下辩护意见:本辩护人认为:被告人严某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其作案时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考虑到其同时具有多个酌定量刑情节,辩护人认为一审法院对严某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显属量刑过重。具体理由如下:
一、一审法院在量刑时没有充分考虑被告人严某系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这一法定减轻情节,量刑过重。被告人严某初中文化,初中毕业后到上海、扬州等地打工,性格内向,平时话不多,很少与人发生矛盾。自2012年春节后家里盖房子,操心劳累,逐渐情绪低落,感觉力不从心,不知道如何做事,兴趣下降,心境恶劣,压抑烦躁,“就想死,难受,乱乱的”。曾企图上吊自杀,被救下来后又用头撞墙,自杀意愿强烈。邻居证实其“今年正月建房后,精神开始不好,话更少了,看见人打招呼也少了,‘痴痴呆呆’”。严某的杀人动机常人无法理解。其与受害人家关系好,经常往来,没有杀害被害人吉雅丽的动机。原本害怕受害人跌到楼下,反因受害人一句“要告诉爸爸”将严某激怒,当时心里害怕,激情杀害受害人。杀人之后,严某在卫生间找了个凳子砸自己的头,后来又撞墙、拿铁棍砸自己的头,摔碎酒瓶,呆站在门口,这一系列举动均有悖常态。审查中,严某对其作案过程记忆不清,愤怒杀人。杀人后十分后悔,想一死了之。在江苏省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委员会对其进行精神检查中,情绪低,声音低,动作缓慢,被动应答,思维迟缓,兴趣下降,失去信心,度日如年,想死、自杀,自责自罪。为此,经司法鉴定为患有抑郁症,作案受负性情绪影响,控制能力明显削弱,仅具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可见,该鉴定意见对于严某确实有抑郁症实际予以确诊。判定一个人是否有精神病,一是精神病学的标准,由具有资质的专家或鉴定人作出鉴定结论;还有就是通常的普通人的一般判定标准,即一般的多数的正常人基于自己的社会的生活的经验的判定,当然这不具有法律的科学的标签和权威,但也属于法官应当考量的范畴。三是法官依据其专业实践以及生活经验的自由心证。对于本案被告人是否具有抑郁症精神疾病,本辩护人认为应当参考司法鉴定意见,并结合社会一般人的判断由法官结合具体案情综合作出认定。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无论从鉴定意见、还是犯罪的动机、事中事后的反应以及严某平日的精神状况综合来看,本辩护人认为严某具有严重的抑郁症精神疾病。对于案件中存在这种情况,希望二审法院依法适用《刑法》第十八条第三款的相关规定,给予被告人严某减轻处罚。
二、一审判决没有充分考虑本案中存在的对被告人有利的以下情节:被害人的监护人存有重大过错、严某作案后认罪、悔罪态度较好、积极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案发前一向表现较好。被害人的母亲在明知被告人精神不正常的情况下,依然将未成年的无自我保护能力的被害人单独独留在被告人家中玩耍,自行逛街,被害人母亲的这一行为本身,就将被害人置于危险之中,试想,若被害人的母亲将被害人带在身边照料或者委托给精神正常、身体健康的成年人看管,这一悲剧就很可能不会发生。因此,被害人母亲对此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存有过错。本案被告人作案时没有任何预谋,其本因担心被害人从未安装防护措施的楼梯上摔落而拽了一下被害人胳膊,后因被害人一句“告诉爸爸”而突发的激情杀害被害人,其主观恶性相对较小。本案被告人作案后后追悔莫及,一度数次用板凳砸头、用头撞墙、拿铁棍砸头企图自杀抵命,且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在自身因盖房欠债的情况下主动、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此外,被告人平时一贯表现较好,且与被害人家关系良好,此次系初犯、偶犯,且犯罪时的主观恶性就相对较小。鉴于本案有上述情节,故恳请法院在量刑时酌情对被告人严某予以从轻、减轻处罚。以上辩护意见,提请合议庭在合议时给予充分考虑。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打架斗殴双方都动手了怎么处理
打架斗殴双方都动手了,在情节比较轻,公安机关一般是进行调节或者是治安处罚;但是情节比较严重的,已经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公安机关会进行立案办理。当事人双方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以及民事赔偿。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我堂哥和人打架了,失手直接把人杀害了,后来不敢回家,直接就跑到了外地,目前正在被通缉,所以还没有判刑,参与打架斗殴失手伤人逃跑,失误杀人关几年呢?
[律师回复] 过失杀人,很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或间接的故意杀人罪。过失杀人是指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行为人过失致人重伤,客观上被害人已经达到无法救治、必然死亡的程度,由于行为人误认为只造成了重伤,为逃避罪责而逃之夭夭,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基于过失行为而负有紧急抢救的义务,如果及时进行抢救,虽然被害人仍然死亡,行为人的行为属于过失致人死亡罪。但如果行为人故意逃避抢救义务而逃离现场,其犯罪主观上有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因此,行为人主观心态和客观行为均发生了由过失致人死亡罪向间接故意杀人罪的转化,此时就应以间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而根据《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25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2023年打架斗殴双方都动手怎么处理?
双方都动手的打架斗殴的处理方式包括双方自行协商、由公安机关进行调解、向法院起诉等。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若是通过自行协商的方式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后达成协议并履行协议的,打架斗殴的双方都有可能并不会受到治安处罚。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醉酒斗殴双方都动手了谁承担责任?
醉酒斗殴双方都动手了是两个人共同承担责任的,但责任的大小要根据谁先动手,动手打架的原因等这些综合性的因素来划分。鉴于两个人都是在喝完酒以后动手打架的,最好是能够双方私下协商,否则其中任何一方在构成轻伤的情况下,另一方就有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了。
10w+浏览
诉讼仲裁
你好,我的朋友他对象前几天喝酒跟人打架被抓了,死者要起诉他们,她想知道对于打架斗殴失手杀人判几年,谢谢。
[律师回复] 失手杀人判几年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怎么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
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分别是:
1、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的结果抱有过失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应当预见是法律对行为人实施某种有意识的行为时,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主观认识上的要求。
2、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不能成为本罪主体。
首先,无论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客观行为,还是社会危害性上看,本罪均不是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
其次,对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的预见,要求行为人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知识水平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认识能力、对自身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的认识,都有一定局限性,所以,他们是限制行为能力(含责任能力)人,因此,法律上不要求他们对过失行为负刑事责任。
3、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构成本罪,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索;
(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本罪成立的前提。
(2)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在这里,行为人的行为可能是有意识的,或者说是故意的,但对致使他人死亡结果发生是没有预见的,是过失。本罪属结果犯,行为的故意并不影响其对结果的过失。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可以分为作为的过失致人亡行为和不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两种情况。
(3)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必须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
4、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均具有社会危害性,受刑法打击。
杀人一定会处死刑吗?
这个问题不能笼统回答,应该分情况对待。杀人这一行为,根据主观方面可以分为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
1、我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从上述规定可以知道,即便是故意杀人,也不一定要判死刑,也有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可能判处3至10年的有期徒刑。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工作座谈会纪要,对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故意杀人犯罪案件有所区别。对于被害人一方有明显的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的,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总之,故意杀人罪的判决也应根据实际案情,通盘考虑,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2、过失杀人,在法律上称为过失致人死亡罪。根据我国《刑法》第233条之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由此来看,过失杀人的时候,最高刑不超过7年。所以如果
最后法院认定杀人行为是过失行为,则一定不会被判死刑。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25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双方斗殴谁的责任大
双方斗殴一般是把别人打成重伤的当事人的责任比较大一些,肯定斗殴是两个人都有责任的,但谁的责任大小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才能具体分析的。假如说对方的伤情已经成为了轻伤,尽管不是自己先动的手却要承担主要的赔偿责任的,关于打架的责任划分法律上规定的不是特别的全面。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我堂哥和人打架了,失手直接把人杀害了,后来不敢回家,直接就跑到了外地,目前正在被通缉,所以还没有判刑,堂哥打架斗殴失手伤人,农村故意杀人案辩护词如何
[律师回复] 接受被告人×××家属及×××的委托,指派本人担任被告人×××的辩护人,依法出庭参加诉讼,经过阅卷和庭审调查,现提出辩护意见如下:
一、×××羁押受审时已经怀孕,并进行药物流产,不适用死刑
×××在监视居住期间申请流产,平泉县医院给×××购买了流产药物,×××服用后流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的时候,被告人是怀孕的妇女,也包括审判前在羁押受审时已是怀孕的妇女。因此,对于犯罪的怀孕妇女,在她被羁押或者受审期间,无论其怀孕是否属于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也不论其是否自然流产或者经人工流产,以及流产后移送起诉或审判期间的长短,都应视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能适用死刑。
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1999.10.27法[1999]217号)关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案件要准确把握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的标准。对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故意杀人犯罪案件有所区别。对于被害人一方有明显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的,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要注意严格区分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在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案件中,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程度是不同的,在处刑上也应有所区别。间接故意杀人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虽然都造成了死亡的后果,但行为人故意的性质和内容是截然不同的。不注意区分犯罪的性质和故意的内容,只要有死亡后果就判处死刑的做法是错误的,这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予以纠正。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治安管理 > 双方斗殴失手杀人要判多少年?
法律专业性强,自行处理有风险,建议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