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个人与个人之间可以成立劳动关系吗

4w浏览 匿名 2024-05-01 江西九江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解析:
    在通常情况下,个人之间难以建立起劳动关系,然而他们却有可能建立起劳务关系。能够形成劳动关系的主体仅限于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组织机构(以下我们将这些机构简称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身。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全文
    4 05-01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21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个人与个人之间可以成立劳动关系吗
一键咨询
  • 吉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4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5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3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2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0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7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2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7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萍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2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8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6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8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7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8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4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2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3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8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1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2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3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3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8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4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7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7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4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余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4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1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4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5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6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3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1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8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4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0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2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上饶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2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1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3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7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7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7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1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57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赣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6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景德镇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抚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萍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4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5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0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无锡152****312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80****173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78****648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关系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关系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集体劳动关系与个别劳动关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1、当事人不同。2、内容不同集体劳动关系是劳动者意志通过劳动者团体表现出来,涉及的是劳动关系的整体内容。个别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个人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时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关系。联系:集体劳动关系的出现有助于克服个别劳动关系的内在不平衡。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个人与个人是否构成劳动关系?
个人与个人是不能构成劳动关系的。在我国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关系中,一个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以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所提供劳动相对应的劳动报酬等。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第三人撤销之诉与再审之诉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第三人撤销之诉与再审之诉存在一定的共同点和区别,两者均是法律制度规定的当事人基本权利,并且针对的都是已经成立生效的法律判决,但是两者存在一定的区别,撤销之诉是为了对原判决进行撤销以避免损害第三人合法权益,而再审之诉是对于判决结果不服而提出的行政复议形式措施。
10w+浏览
诉讼仲裁
与有精神类的人离婚的方式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与精神病患者解除婚姻关系的处理方式如下:
倘若患者所患的精神疾病属于阶段性的发作状况,且患者能够清晰认识并控制自身的行为能力,那么伴侣双方均可前往相关的民政部门沟通协商达成离婚的意向,或是选择通过法律诉讼程序得到法院裁决同意离婚;
然而,若患者处于完全丧失自我认知和行为掌控能力的状态下,我们则
首先需要对其法定监护人做出变更安排,随后向精神疾病患者实际居住地区域内的法院递交变更监护人的申请。
在这过程中,我们可以指定其父母、亲生兄弟姐妹或具备监护能力的社区委员会、工作单位作为新的监护人,由新任监护人代理精神疾病患者参与离婚诉讼事宜。
在法院正式审理案件期间,监护人必须亲自出席庭审现场,以代表精神疾病患者行使相关的民事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
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快速解决“婚姻家庭”问题
当前609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检察院立案监督期限是多久
[律师回复] 解析:
我国的法院制度并未规定检察院对于立案的监督时间限制。
检察院的立案监督主要指的是,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于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却没有实施立案侦查,或是被害人觉得公安机关同样没有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采取行动,他们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相应的请求,那么人民检察院就应该要求公安机关对此给出不立案的合理原因解释。
关于立案监督的定义,我们需要了解到的是,刑事立案监督是由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尚未依法立案,或是不应当立案侦查却已经实际立案的行为,以及刑事立案过程中涉及到的种种活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进行的法律监督。
1.救济程序的体现:
刑事立案监督实际上是一种司法救济程序,而非刑事立案程序中必须经过的法定监督环节。
尽管刑事立案主体依法享有刑事立案的权力,但是这种权力的行使是有条件的,必须以司法公正作为基本原则来贯彻落实。
因此,当刑事立案活动可能导致司法不公的情况发生时,这种权力将会受到刑事立案监督权的有效约束,检察机关会依法提供必要的司法救济。
2.目的的阐述:
从刑事立案监督的根本目的来看,它旨在纠正刑事立案主体在刑事立案活动中所存在的司法不公现象,从而确保刑事立案活动能够按照正确且合法的方式进行。
3.强制性的特征:
刑事立案监督具有明显的强制性特点。
检察机关发出的《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和《通知立案书》都具有强制性和确定性,不能进行复议。
因此,刑事立案主体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及时履行自身的职责,否则就属于违法行为。
4.程序法与实体法的结合:
刑事立案监督不仅涵盖了依据刑事实体法进行的实体监督,同时也包含了依据刑事程序法进行的程序监督。
其中,实体监督主要针对的是刑事立案条件等方面的法律监督;
而程序监督则主要关注刑事立案程序是否规范以及管辖等问题的法律监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第一百一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76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怎样建立劳动关系
首先,劳动关系的建立与双方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无关,只要用人单位开始用工,则双方的劳动关系成立。无论双方是在之前还是之后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的建立只能是开始用工之日。其次,最终合同是通过双方来履行的,如果一方为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造成的结果就是为履行合同的一方承担违约责任。
10w+浏览
劳动纠纷
交通肇事罪会立即被拘留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的肇事者并无需遭受行政拘留处罚,
然而,依照中国国内的相关法律法规,若肇事者存在如下几种特定情状,将有可能面临此种行政处罚:
首先,肇事者在未获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已被吊销或机动车驾驶证正处于暂扣期间时仍驾驶机动车;
其次,肇事者在造成交通事故之后选择逃逸,但尚未达到犯罪程度;
再者,肇事者以暴力手段强迫机动车驾驶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以及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从而导致交通事故发生,同样尚未达到犯罪程度;
此外,肇事者违反交通管制规定强行通行,且拒绝听从劝告;
还有,肇事者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后果,但尚未达到犯罪程度;
最后,肇事者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且拒绝听从劝告,导致交通严重堵塞或产生较大财产损失。
另外,肇事者在饮酒后驾驶机动车也属于此类情况。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18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责任能力与刑事责任能力有什么区别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及行政责任之间存在的性质之别,具体可从以下几个主要维度进行辨析:
首先,三者适用的对象有所不同:
行政责任通常适用于违反行政管理相关法规条例的行政机构工作人员,而给予他们相应的行政处分或处罚。
而民事责任则主要针对涉及到经济财产方面的争议事项,其主要的追责形式包括罚款以及经济赔偿等。
至于刑事责任,其主要措施在于对犯罪分子施加惩罚,可能会涉及到对其人身自由乃至生命权的剥夺,其严厉程度远超民事责任。
其次,三者的功能定位各异:
行政责任的主要功能可以归纳为两大部分,一是通过强制责任人采取特定行动或者禁止其从事某些行为,从而对因行政行为引发的权益损害提供救济,同时也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这属于行政责任的救济功能;
二是通过削弱责任人的行为能力,降低其再次实施违法行为的可能性,这属于行政责任的预防功能。
相较之下,民事责任的核心功能在于恢复受害方的合法权益,赔偿或补偿当事人所遭受的损失,其中,补偿功能与救济功能更为突出。
最后,三者的实现途径亦有差异:
行政责任的实现方式主要采用非财产性的手段。
而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则主要依赖于财产性的手段作为基础。
至于刑事责任,其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限制、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来达到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六条
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约定,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
侵占罪立案可以拘留吗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侵占罪并不属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类型,
因此,公安部门并不会按照侵占罪进行逮捕行动。
当然,针对已经被公安局确认为侵占罪的当事人,如果希望通过司法程序追究其刑事责任,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交自诉请求,请求法院对该名侵占罪嫌疑人员采取强制措施,追究其刑事责任。
关于侵占罪的认定标准,文中详细介绍了四大构成要素:
首先,侵占罪的实施主体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并且年龄需到达16周岁;
其次,侵占罪的主观意识必须是明确且故意的,对属于他人交由自身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品,明知而违反法律规定仍然占为已有,否则无法成立侵占罪;
再次,侵占罪的侵害客体为他人财产的所有权;
最后,侵占罪的客观行为表现为将他人委托本人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违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绝归还。
需要注意的是,侵占罪的成立不仅要有故意的心理状态,同时还必须具备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涉嫌抢劫罪立案吗
[律师回复] 解析: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法律规范,以暴力、威胁或其它手段非法强行占有公共财物或私人财产者,均应视为犯罪并予以立案追究。
值得注意的是,抢劫罪属于典型的行为犯,其成立并不依赖于具体的金额或情节。
换言之,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以暴力、威胁或其它手段在现场强行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不论最终是否成功获取金钱,也不论实际获得的金额大小如何,都将被认定为抢劫罪,并由公安机关依法进行立案侦查。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抢劫巨额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