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什么是劳动争议调解

最新修订 | 2024-03-18
4.3w浏览 5点赞
律师解析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由于社会保险、薪资、福利待遇、劳动关系等发生争议时,由第三方(例如专业性的人才机构、争议调解中心等)进行的和解性咨询,通过劳动争议调解达到法律咨询、和解方式等的说明。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劳动争议案件·推荐文章

徐州152****865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56****123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78****453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630人选择咨询律师
688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什么是劳动争议调解
一键咨询
  • 146****85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5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58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6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81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1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3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2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0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8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4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0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4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8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3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8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0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3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5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8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4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3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7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2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0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1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3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4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7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1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1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3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2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2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1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0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8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3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1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7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6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7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3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5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2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1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1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8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5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2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188****851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88****876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77****829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劳动争议调解机构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有:1、负责调解本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2、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当向企业行政和职工进行劳动政策和劳动法制教育,做好劳动争议的预防工作。3、做好政策法律咨询工作,特别是要向企业行政和职工提供劳动政策、法律法规的咨询。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如何调解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如何调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行政诉讼中复议前置的情形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我国现行法典中明确规定了一些行政复议应先行执行的特殊情况,具体包括:
1.行政权属纠纷裁决案件。
依照相关法律条文,对于治安管理处罚决定持有异议的被处罚者,有权依据法律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2.工伤保险案件。
根据相关法律条款:
“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下,有关单位或个人均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同时亦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
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行政区划的勘定、调整或者征收土地的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六十四条
纳税义务人同海关发生纳税争议时,应当缴纳税款,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一条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设立专利复审委员会。
专利申请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复审。
专利复审委员会复审后,作出决定,并通知专利申请人。
专利申请人对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复审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十八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税收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的,作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可以采取本法第四十条规定的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或者第三十条的规定给予的拘留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诉,上一级公安机关裁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裁决通知之日起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二十条
经营者对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应当先依法申请行政复议;
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一)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的决定不服的;
(二)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
(三)用人单位对经办机构确定的单位缴费费率不服的;
(四)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认为经办机构未履行有关协议或者规定的;
(五)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如何理解劳动争议调解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如何理解劳动争议调解相关的法律规定。
10w+浏览
劳动纠纷
不服事故认定书的行政复议应该如何申请
[律师回复] 解析:
若对交通事故的责任判定存在疑义,您可依法行使申诉权利。
对于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存有质疑的一方,应在收到该文书之日起的第三个工作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递交复核申请,且这种复核仅限于一次。
在递交申请时,必须明确提出请求事项、阐述理由及其所具备的核心证据。
那么,交通事故复议的流程究竟又是怎样的呢?
首先,申请人需在得知具体行政行为后的六十天内提交行政复议申请;
其次,复议机构将对复议申请进行形式上的审查,并在五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予以受理的决定;
再次,如果行政复议申请不符合《行政复议法》的相关规定,则会做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以书面方式通知申请人;
而对于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但并非由本机构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我们会告知申请人向其他相关复议机构提出申请;
最后,对于符合《行政复议法》规定,并且属于本机构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便视为正式受理。
复议机构在做出行政复议决定后,需要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加盖单位公章,并以书面形式送达给申请人与被申请人。
同时,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自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也应该严格遵守并执行行政复议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一条
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口头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49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管辖权异议可要求法院撤案再另行起诉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就提出管辖权异议所需满足的具体条件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作为异议的主体,应当是案件的当事人;
其次,针对的对象仅限于对第一审法院管辖权产生争议的情况,这其中包括对地域管辖权提出质疑或者对级别管辖权持有异议两种情形;
再者,提出管辖权异议的适宜时间段通常为递交答辩状的过程中;
最后,应当将撰写好的管辖权异议书提交至负责受理此案的人民法院进行审查。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级别管辖异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
被告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管辖权异议,认为受诉人民法院违反级别管辖规定,案件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或者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受诉人民法院应当审查,并在受理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裁定
(一)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二)异议成立的,裁定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第二条
在管辖权异议裁定作出前,原告申请撤回起诉,受诉人民法院作出准予撤回起诉裁定的,对管辖权异议不再审查,并在裁定书中一并写明。
第三条
提交答辩状期间届满后,原告增加诉讼请求金额致使案件标的额超过受诉人民法院级别管辖标准,被告提出管辖权异议,请求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本规定第一条
审查并作出裁定。
协议书等于合同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协议书并非普遍意义上的合同文件。
唯有在其相关内容详尽且明确,并且包含了对违约责任的规范与约定时,我们才能将其视为具有正式约束力的合同。
因此,协议书与合同在诸多特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合同通常强调准确性、细节处理及具体内容的描绘,同时还必须设定详细的违约责任条款;
而协议书则致力于达成共识形成框架,其特点在于缺乏具体标的物、简洁明了、概括性强以及原则性的表述,并不涉及违约责任等方面的规定。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合同的具体内容应由各方当事人共同商议决定,通常涵盖以下几个关键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及其住址;
(二)标的物的描述;
(三)数量的确定;
(四)品质的要求;
(五)价格或酬金的计算方式;
(六)履行义务的时间、地点以及方式;
(七)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八)解决争议的途径。
当事人可参考各类合同的范本以制定符合自身需求的合同。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什么是劳动争议调解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由于社会保险、薪资、福利待遇、劳动关系等发生争议时,由第三方(例如专业性的人才机构、争议调解中心等)进行的和解性咨询,通过劳动争议调解达到法律咨询、和解方式等的说明。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基层处理劳动争议的重要机构。特点是采用说服教育和劝导协商的方式解决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企业行政代表和企业工会委员会的代表兼职组成。调解委员会具体人数由职工代表大会提出并与厂长协商确定。调解委员会在职工代表大会领导下进行工作,其办事机构设在企业工会委员会。
10w+浏览
劳动纠纷
爱情保卫战买房纠纷如何调解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购房纠纷的处理途径有诸多选择,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双方当事人应直接进行友好协商,若购房者及开发商能够达成一致的立场,这无疑是最为迅速且节约成本的解决方案。
在达成和解协议后,双方应通过书面形式确定所商议的具体内容,以防某一方在协议生效后出现反悔情况。
其次,当房地产交易过程中出现争议时,购房者可寻求消费者协会的协助。
若与开发商协商无果,且争议焦点较为清晰,购房者可向开发商所在地区或房屋所在地的消费者协会提出投诉。
在向消协投诉时,需提供详尽的文字资料以及相关证据。
尽管消协的裁决对双方不具备强制性约束力,但其对开发商的社会声誉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这种方式可能会取得一定成效。
再次,对于涉及到中介机构收费、购房合同约定之外的其他费用以及物业管理费等方面的纠纷,购房者可向相关物价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投诉。
而针对虚假广告宣传、合同欺诈等类型的纠纷,购房者则可向相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投诉。
最后,若以上途径均无法解决问题,购房者还可选择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快速解决“房产纠纷”问题
当前6965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澄迈房产纠纷律师:如何处理产权争议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涉及到房屋性质、使用、交易、租赁、典当、抵押等方面产生的纠纷,以及与之紧密关联的房屋修缮、装饰、设计、附作物品的归属权争议,当事人享有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利。
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情况下房屋应作为诉讼标的物。
其次,若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就拆迁赔偿、安置方式等问题产生纠纷,且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共识,则由批准该拆迁项目的主管部门或者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同级别人民政府进行裁定。
如对此裁定结果持有异议,当事人可在收到裁定书后的十五个自然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再者,单位内部建设房屋、分配公有住房使用权,这属于单位内部的行政管理行为。
对于员工对分房方案存在疑虑,或者单位分房政策不公正引发的纠纷,并不属于法院的管辖范畴,而应当由本单位或者相关行政部门负责处理。
另外,如果单位已经按照分房合同将住房使用权分配给了员工,但员工因个人原因离职、辞职,或者受到单位解雇时,单位依据合同规定要求收回公有住房使用权,由此引发的纠纷,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最后,如果由于有关部门在审批建筑物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他人通风、采光受阻,或者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所引发的纠纷,当事人既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寻求解决途径,也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维护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竞争性磋商公示期是多久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竞争性磋商公告的期限要求规定如下:
发布期限不得低于10个自然日。
同时,磋商文件的售卖价格应遵循补足磋商文件制作成本费用的原则来确定,不能以盈利为主要目标。
此外,也不应以项目预算金额作为设定磋商文件售卖价格的主要依据。
自磋商文件正式发布之日起直至供应商提交其首份响应文件截止日期为止,需至少向公众公布10天的时间。
法律依据:
《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第十条
从磋商文件发出之日起至供应商提交首次响应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于10日。
磋商文件售价应当按照弥补磋商文件制作成本费用的原则确定,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得以项目预算金额作为确定磋商文件售价依据。
磋商文件的发售期限自开始之日起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
提交首次响应文件截止之日前,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或者磋商小组可以对已发出的磋商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澄清或者修改的内容作为磋商文件的组成部分。
澄清或者修改的内容可能影响响应文件编制的,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在提交首次响应文件截止时间至少5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获取磋商文件的供应商;
不足5日的,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应当顺延提交首次响应文件截止时间。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