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2)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
(3)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4)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
(5)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
(6)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7)侵害物权,除承担民事责任外,违反行政管理规定的,依法承担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物权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的性质是私法:私法性质是基于民法的性质产生的;物权法所调整的基本内容仍是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物权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是财产法;物权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是强行法;物权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是普通法;物权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是固有法。基本原则是贯穿一部法律始终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理念。在中国的立法和学理上,有确定一部法律的基本原则的习惯: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公示公信原则。
《民法典》 第一百一十四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第一百一十五条 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百一十六条 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物权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废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