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交通肇事罪认定应当注意的问题

帮助5人 4.5w浏览 匿名 2020-08-20 四川凉山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您好,针对您的交通肇事罪认定应当注意的问题问题解答如下,  认定交通肇事罪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问题。如果行为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并未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或者虽然发生了交通事故,但并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损失的,不构成犯罪。
    2、划清交通肇事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界限问题。两者侵犯的客体都是交通运输的秩序和安全,但其主要区别在于:第
    一、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使人员伤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而后者表现为实施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第
    二、主观方面的内容不同。前者有过失构成;而后者是由故意构成。、关于判定交通肇事罪是否以交管部门出具的责任认定意见为依据的问题。在2000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强调,分清事故责任是认定交通肇事罪的基础。根据于1991年9月22日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
    第十八条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从有关部门提供的的情况看,负事故次要责任的情形,由于其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较小,损失后果不大,一般作行政处罚,不需追究刑事责任。对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承担其他几种责任的情形,则确有追究刑事责任的必要。在论证过程中,一种意见认为:由于缺乏统一的定责标准,在认定事故责任方面存在着随意性较大、定责失衡等问题,建议在认定交通肇事罪问题上,可否不以交管部门出具的责任认定意见为依据。诚然,认定交通肇事罪的焦点问题集中在事故的认定和责任的分析上,比较特殊也很复杂。但是,如果不以此为前提,则无法判定交通肇事行为人与肇事后果间的因果关系,更无法确定其应当承担的是行政责任还是刑事责任。有关事故责任认定方面的统一执法标准虽然仍需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进一步规范,但在目前的条件下,还应坚持以交管部门认定的事故责任来认定交通肇事罪的前提条件。此外,“两高”于1987年8月21日发布的《关于严格依法处理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通知》中也有类似的表述,上述解释延续了相关规定。
    4、关于交通肇事罪中财产损失的认定问题。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公私财产”是否包括肇事者个人财产问题,在有些情况下,就成为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有的案件,肇事者造成的公共财产和他人财产损失数额不大,但自身遭受的财产损失惨重(如名贵车肇事与低档车俱毁)。有的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认定公共财产和他人的财产损失,数额不大的,则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将其自身财产一并计入损失数额,就可能符合定罪条件。因此,本着从严惩处这类犯罪的需要,应当将肇事人的个人财产损失一并计入损失数额。但是,交通肇事罪的危害在于对公共财产、他人人身及其财产造成的损失,其自身的财产损失应当视为肇事人为自己的违章行为承担的经济责任,而不应将其作为承担刑事责任的条件。因此,上述解释
    第二条中关于“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承担刑事责任的规定,是符合立法本意的。
    5、关于肇事后逃逸的问题。“交通肇事后逃逸”是1997年刑法关于交通肇事罪增加规定的的加重处罚的情节。实践中,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往往导致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损失无法得到赔偿、案件查处难度增大等等,必须依法予以严惩。解释
    第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
    第二条
    第一款和第二款(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这一解释
    首先,将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前提条件界定为“逃避法律追究”。实践中,肇事人逃跑的目的大多是想逃避法律追究,但也有少数人逃跑的目的是怕受害方或者其他围观群众对其进行殴打等等。同样是逃跑,但这些人往往在逃离现场后,能够通过报告单位领导或者报警等方式,接受法律的处理。因此,对逃跑行为作上述区分是必要的,以保证准确适用法律,不枉不纵。
    其次,所规定的“逃跑”,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在论证过程中,有的人认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应当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实践中大多也是这种情况。但是,据交管部门提供的情况,有的肇事人并未在肇事后立即逃离现场(有的是不可能逃跑),而且在将伤者送至交管部门处理时逃跑,类似的情形也有很多。如果仅将逃逸界定逃离现场,那么性质同样恶劣的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就得不到严惩,可能会影响对这类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因此,只要是在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都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在本页浏览全文(共计2页)上一页12下一页
    全文
    6 2020-08-20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72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交通肇事罪认定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键咨询
  • 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48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1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中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5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攀枝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2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7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8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充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宜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8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1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8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0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3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8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7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1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2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3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2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0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8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资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5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元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6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1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8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0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雅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21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0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充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攀枝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7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2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4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成都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8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8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7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5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60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攀枝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雅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攀枝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6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2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坝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5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自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3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4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7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3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成都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雅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6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8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眉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7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1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元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达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0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7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8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7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成都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6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遂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徐州152****491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0****392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35****833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进行商标注册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商标注册有以下事项需要注意:1.自身主要类别申请保护。2.必须注册利害关系的行业类别。3.互联网及广告必须注册。4.对行业附属的产品类别进行注册。5.注册相关近似商标,作为防御使用。
10w+浏览
知识产权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解除合同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合同解除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合同解除权的行使要符合正当目的。合同解除一般只适用于单方违约的情形,在双方违约的情形下则比较复杂,要看哪一方的违约是根本违约,解除权的行使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适当履行与合同解除。不适当履行是指债务人交付的货物不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即履行有瑕疵。
10w+浏览
合同事务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专利权转让应当注意的问题
1、避免盲目扩大专利价值-对于专利权的转让标底,应以能够成交为原则,否则很可能合作失败。2、避免求快-专利转让是一个法律程序,建议最好委托相关业内人士(例如律师),进行相关操作,切勿自行随便签订合同。
10w+浏览
知识产权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租赁合同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租赁合同应当注意哪些问题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10w+浏览
合同事务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68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非法拘禁罪应当注意的问题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非法拘禁罪应当注意的问题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