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合同诈骗罪中非法占有应该怎么认定

帮助5人 3.4w浏览 匿名 2020-10-10 吉林吉林市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合同诈骗罪法占有如何认定
    一、合同签订前行为人有无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
    在判断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时,首先要考察行为人是否采取了刑法所规定的欺骗手段。凡是使用刑法所规定的欺骗手段的,原则上应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结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规定和《纪要》对“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方法,行为人在合同签订前,隐瞒没有归还能力的真相,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原则上都应认定为非法占有目的。因为此类行为是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与行为人签订合同的原因,正是行为人实施合同诈骗的前提条件。
    二、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有无履约能力
    履约能力包括履行合同的现实性和履行合同的可能性。考虑市场风险的不可测因素和市场经济行为的风险投资因素,经济合同的履行是具有一定风险的。但是行为人如果连履行合同的可能性都不具备,可以推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在实践中,行为人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可以推定其没有足以抵付债务的固定资产及其他可靠的担保,在这种状况下仍作虚假担保,可以认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三、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有无诈骗行为
    非法占有目的是合同诈骗行为属于充分不必要关系,也就是说,如果行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必然会实施诈骗行为,但是行为人实施了诈骗行为,并不意味着行为人必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因此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具有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的情形之
    一,原则上应推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但是如果行为人有可以推翻“非法占有目的”之推定的充分证据,应不予认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四、行为人在签订合同后有无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
    签订合同后的实际履约能力同样包括履行合同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但是由于时间节点是在签订合同后,行为人此时应承担履约义务,因此有无履约能力的判断取决于行为人实际履约行为。一般而言,行为人在签订合同后,总会积极地创造条件去履行全部合同义务,即使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合同目的,行为人也会承担违约责任。在刑事案件中,行为人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携款潜逃的,将取得财物隐匿的…… 这些行为表明行为人虚假地、象征性地履行部分合同,或者根本不去履行合同,不具备履行合同的现实性,甚至丧失了履行合同的可能性,足以推定行为人没有履约的诚意,由此可以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五、行为人对取得财物的处置情况
    行为人履行合同的原因难以说明,或者“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的真实性难以辨别时,根据行为人对其所占有的他人财物的处置情况,也可以推定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因为行为人对取得财物的处置情况,很大程度反映了其当时的主观心理态度,不同的主观心理态度,对标的物的处置也必然有所不同。当行为人具有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或者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应推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全文
    13 2020-10-10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43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合同诈骗罪中非法占有应该怎么认定
一键咨询
  • 辽源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0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松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林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0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5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松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松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3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1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四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四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四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3****26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7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松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3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0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7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4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2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7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敦化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52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5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2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辽源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8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3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化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27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3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3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2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林市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2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8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敦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春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四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4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2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林市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敦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1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52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敦化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3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8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春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1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四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1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8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林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6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5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1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0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松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林市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化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辽源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敦化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4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2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5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6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0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6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7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7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化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吉林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敦化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1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5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1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2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2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敦化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松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盐城156****608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78****571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77****531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合同诈骗罪的非法占有应该怎样界定
根据刑法第224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由此可见,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这是正确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而非法占有目的的理解与认定是合同诈骗罪的理论研究与司法认定的难点。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对诈骗罪的非法占有该怎么认定
所谓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以隐瞒真相、虚构事实等方式骗取他人财产,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行为。诈骗罪具有以下两个构成要件,1、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2、客观上采取以隐瞒真相、虚构事实等手段骗取他人财产的行为。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非法集资诈骗应该怎样退赔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非法集资诈骗应该怎样退赔的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互联网纠纷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非法占有构成诈骗罪吗?
非法占有是有可能构成诈骗罪的,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他人的钱财,数额达到较大程度的,将会构成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其他的金融机构的,有可能会构成贷款诈骗罪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11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诈骗中怎样认定非法占有
根据司法实践,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